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从游戏到仪式:微信红包传播研究

中文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绪论第12-25页
    0.1 传播媒介与文化研究的三个模式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传播的表述观与微信红包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传播的传递观与微信红包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0.1.3 传播的仪式观与微信红包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0.2 微信红包研究的进路和局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从“容器文化”到“互动文化”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从“传送文化”到“共享文化”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0.2.3 由“互动文化”到“共享文化”第22-23页
    0.3 本文研究的方法第23页
    0.4 本文研究的创新、难点与不足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0.4.1 本文研究的创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0.4.2 本文研究的难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0.4.3 本文研究的不足第24-25页
第一章 游戏:传统红包的时代变革第25-32页
    1.1 传统红包的起源与意义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红包的起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红包文化与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 1.2 传统红包在当代的局限性第27页
    1.3 游戏:传统红包的时代变革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微信红包出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微信红包对传统红包的继承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微信红包的游戏属性第30-32页
第二章 仪式:微信红包的文化构建第32-37页
    2.1 微信红包的仪式新特征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仪式共享身份的扩大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仪式的随时随地性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仪式的虚拟化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仪式的简便性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仪式的娱乐性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仪式的隐喻性第33-34页
    2.2 微信红包建构的文化世界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微信红包对日常观念的建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微信红包对人格之文化建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微信红包对意识形态的建构第36-37页
第三章 从游戏到仪式:微信红包传播研究第37-45页
    3.1 微信红包的游戏传播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作为自我取悦的玩具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威廉·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观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微信红包的游戏传播第38-40页
    3.2 微信红包的仪式传播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作为文化的传承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认同维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微信红包对共同信仰的塑造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微信红包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第43页
    3.3 从游戏传播到仪式传播第43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附录:本研究调查问卷第49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个人数据保护与开发的多学科理论研究
下一篇:奢侈品广告传播的本土化策略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