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11页 |
(一)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6-7页 |
1、研究背景 | 第6-7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7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7-9页 |
1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2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3、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| 第9页 |
(三)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1、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2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3、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0-11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1-18页 |
(一)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1、非政府组织 | 第11-12页 |
2、公共服务 | 第12-13页 |
(二)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3-18页 |
1、公共选择理论 | 第13页 |
2、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3-14页 |
3、治理理论 | 第14页 |
4、市场失灵理论 | 第14-15页 |
5、合作治理理论 | 第15-18页 |
二、新疆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的现实考察 | 第18-30页 |
(一)新疆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(二)公共服务中新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现状 | 第19-21页 |
1、政府主导力度大,非政府组织的官办色彩浓厚 | 第19页 |
2、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认可度不够 | 第19-20页 |
3、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不足影响其在政府眼中形象 | 第20-21页 |
4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,政府拨款占大部分 | 第21页 |
(三)新疆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案例 | 第21-30页 |
三、新疆公共服务领域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5页 |
(一)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互认知态度不一致,难以建立互信 | 第30-31页 |
1、政府对非政府组织认识的偏差 | 第30-31页 |
2、非政府组织对政府认识的偏差 | 第31页 |
(二)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管理过严,非政府组织优势难以发挥 | 第31-33页 |
1、双重管理体制 | 第32页 |
2、分级管理和非竞争性原则 | 第32页 |
3、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监管不到位 | 第32-33页 |
(三)非政府组织自身弱点制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| 第33-35页 |
1、发展不平衡 | 第33页 |
2、发展经费缺乏 | 第33页 |
3、人力资源不足 | 第33-34页 |
4、组织内部治理不善 | 第34-35页 |
四、促进新疆公共服务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建议 | 第35-43页 |
(一)改变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相互的认知态度,建立互信 | 第35-37页 |
(二)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,增强合作的能力 | 第37-39页 |
1、明确非政府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,树立服务理念 | 第37-38页 |
2、非政府组织要扩大自己的资金来源 | 第38页 |
3、提高非政府组织成员素质及专业化水平 | 第38页 |
4、非政府组织自身角度 | 第38-39页 |
(三)完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政策框架,创造支持合作的政策平台 | 第39-40页 |
1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筹资能力的财政支持 | 第39页 |
2、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税收制度与税收优惠政策 | 第39-40页 |
3、建立制度化的公共财政购买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的体系 | 第40页 |
(四)完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二者之间的监管,创造支持合作的管理体制 | 第40-43页 |
1、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进入建立相对宽松的门槛 | 第40-41页 |
2、引入非政府组织竞争机制,适时改革“双重负责”体制 | 第41页 |
3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| 第41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注释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