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因素分析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2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6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4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1.5 论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及其收益率概述 | 第20-28页 |
2.1 银行理财产品的概述 | 第20-25页 |
2.1.1 银行理财产品概念 | 第20页 |
2.1.2 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| 第20-22页 |
2.1.3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2.1.4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| 第23-25页 |
2.2 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关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2.1 资金时间价值 | 第25页 |
2.2.2 投资组合理论 | 第25页 |
2.2.3 资产配置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4 生命周期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2.5 金融创新论 | 第27页 |
2.3 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8-37页 |
3.1 宏观因素 | 第28-33页 |
3.1.1 利率 | 第28-29页 |
3.1.2 通货膨胀率 | 第29-30页 |
3.1.3 经济发展水平 | 第30-31页 |
3.1.4 货币供应量 | 第31-32页 |
3.1.5 证券市场发展水平 | 第32-33页 |
3.2 产品设计因素 | 第33-36页 |
3.2.1 发行银行的信用级别 | 第33-35页 |
3.2.2 期限 | 第35-36页 |
3.2.3 理财产品投资的基础资产 | 第36页 |
3.3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回归模型 | 第37-45页 |
4.1 样本说明和变量选取 | 第37-38页 |
4.1.1 样本说明 | 第37页 |
4.1.2 变量选择 | 第37-38页 |
4.2 实证假设及模型建立 | 第38-40页 |
4.2.1 模型建立 | 第38-39页 |
4.2.2 实证假设 | 第39-40页 |
4.3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| 第40-43页 |
4.3.1 单位根检验 | 第40-41页 |
4.3.2 协整检验 | 第41-42页 |
4.3.3 误差修正模型 | 第42-43页 |
4.4 实证结论 | 第43-44页 |
4.5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建议 | 第45-49页 |
5.1 建立银行理财平台 | 第45-46页 |
5.2 加强对经济形势的预判 | 第46-47页 |
5.3 重视基础资产收益 | 第47页 |
5.4 弱化期限因素的影响 | 第47页 |
5.5 合理配置投资资产 | 第47-48页 |
5.6 小结 | 第48-4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1、结论 | 第49页 |
2、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