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新闻学、新闻事业论文--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新闻事业史论文

傅立鱼任编辑长时《泰东日报》社论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 绪论第7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界定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评价第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15-16页
2 《泰东日报》及其所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第16-31页
    2.1 《泰东日报》概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创刊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知名报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发展阶段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傅立鱼任编辑长时《泰东日报》所处的社会环境(1913-1928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全国军阀混战,政权变动频繁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日本加速对华侵略步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日本在东北广设言论机关第20页
    2.3 傅立鱼任编辑长时《泰东日报》社论的版面设计及题材选择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的版面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选题涉及的地域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选题涉及的题材第27-31页
3 傅立鱼任编辑长时《泰东日报》社论的内容及特点第31-41页
    3.1 《泰东日报》代表性社论的内容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为大连华人争取平等的教育机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声援“五卅”反帝爱国运动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批评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践踏第33-34页
    3.2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展现的时代图景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腐败低效、不受信任的国内政府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混乱动荡、日益凋敝的社会状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活艰辛、饱受差别待遇的华人百姓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政治稳定、值得学习的东邻日本第37-38页
    3.3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内容的特点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视野开阔:议题关注范围广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文人论政: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群众立场:关注百姓生活第40-41页
4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的历史评价和媒介价值分析第41-47页
    4.1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的作用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舆论武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凝聚大连百姓的民族精神第42-43页
    4.2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的历史局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社论观点有矛盾之处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未能摆脱日本宣传工具的性质第43-44页
    4.3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对当代媒介的价值和启示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重视社论对媒体格局与气质的重要作用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将社论作为发挥媒体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增强社论选题的广泛性与贴近性第46-47页
结论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附录A 《泰东日报》社论原文抄录第50-6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医患互动过程中的信任风险研究
下一篇: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