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玉335冠层结构与功能对种植密度的响应及其氮素效应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1 种植密度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2.2 种植密度对冠层光分布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2.3 种植密度对冠层功能的影响 | 第14-16页 |
1.2.4 种植密度对物质生产的影响 | 第16页 |
1.2.5 氮素对冠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1 试验地概况 | 第20页 |
2.2 试验设计 | 第20页 |
2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4 指标计算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5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冠层结构与功能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| 第23-40页 |
3.1 冠层结构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| 第23-27页 |
3.1.1 茎杆形态变化 | 第23-24页 |
3.1.2 叶面积 | 第24-27页 |
3.2 冠层光分布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| 第27-28页 |
3.2.1 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有效辐射(PAR) | 第27页 |
3.2.2 不同叶位叶片的光能截获量 | 第27-28页 |
3.2.3 消光系数K | 第28页 |
3.3 冠层功能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| 第28-40页 |
3.3.1 光合势 | 第28-30页 |
3.3.2 光合性能 | 第30-32页 |
3.3.3 物质积累 | 第32-34页 |
3.3.4 冠层内的干物质分布 | 第34-39页 |
3.3.5 产量及其构成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冠层结构与功能对施氮量的响应 | 第40-58页 |
4.1 冠层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| 第40-44页 |
4.1.1 茎部形态特征 | 第40-42页 |
4.1.2 叶面积 | 第42-44页 |
4.2 冠层光分布对施氮量的响应 | 第44-45页 |
4.2.1 光合有效辐射 | 第44页 |
4.2.2 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 | 第44-45页 |
4.2.3 消光系数K | 第45页 |
4.3 施氮量对冠层功能的影响 | 第45-58页 |
4.3.1 施氮量对光合势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3.2 施氮量对光合性能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4.3.3 施氮量对物质生产的影响 | 第50-56页 |
4.3.4 产量及其构成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58-61页 |
5.1 冠层结构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| 第58页 |
5.2 冠层光分布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| 第58页 |
5.3 冠层功能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| 第58-59页 |
5.4 氮素调控途径 | 第59-60页 |
5.5 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