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4-20页 |
1.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2.1 密度对大豆气候资源吸收及产量影响 | 第15-16页 |
1.2.2 覆膜对大豆气候资源吸收及产量影响 | 第16-17页 |
1.2.3 大豆冠层受光量与光合荧光特征及产量关系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| 第18-20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1 试验地点 | 第20页 |
2.2 试验品种和种植方式 | 第20页 |
2.3 气象数据 | 第20页 |
2.4 试验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4.1 试验处理设置 | 第20页 |
2.4.2 土壤温湿度 | 第20页 |
2.4.3 干物质量样本取样 | 第20-21页 |
2.4.4 花荚分化试验 | 第21页 |
2.4.5 大豆植株生长参数 | 第21页 |
2.4.6 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测量 | 第21-22页 |
2.4.7 分层受光量及干物质测量 | 第22页 |
2.4.8 测产 | 第22页 |
2.5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不同处理对大豆植株干物质量及生长参数影响 | 第23-37页 |
3.1 气象要素背景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1.1 历史30年 5-9 月气象要素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1.2 2015 年覆膜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影响 | 第24-25页 |
3.2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比 | 第25-30页 |
3.2.1 不同处理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 | 第25-28页 |
3.2.2 不同处理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 | 第28-30页 |
3.3 花荚分化规律 | 第30-31页 |
3.4 作物生长发育参数分析 | 第31-36页 |
3.4.1 不同年份各处理不同时间阶段作物生长参数变化 | 第31-33页 |
3.4.2 各年份不同处理作物生长参数及其相关关系 | 第33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冠层受光量及光合系统参数对产量影响 | 第37-52页 |
4.1 光合参数及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1.1 不同处理植株光合参数日变化 | 第37-38页 |
4.1.2 不同处理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| 第38-40页 |
4.2 分层干物质变化 | 第40-42页 |
4.3 冠层受光量参数分析 | 第42-48页 |
4.3.1 大豆冠层分层叶片受光量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3.2 大豆冠层分层土地受光量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.3 冠层受光量参数与产量相关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 产量构成要素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2-54页 |
5.1 结论 | 第52-53页 |
5.2 讨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