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农村社区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--以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云田镇五星社区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新型城镇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驱动力之一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“十三五”是云龙示范区两型社会纵深推进期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生态农村社区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社区农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社区农业研究的起源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社区农业的发展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相关政策支持第19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重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创新点第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1-23页
第二章 农村社区与社区农业第23-4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村社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区农业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城乡一体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外社区农业的理论研究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外社区农业园实践案例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2.3 国内社区农艺园研究与实践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内社区农业的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现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的优秀实践案例第35-38页
    2.4 社区农艺园对于农村社区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提供交往空间,促进邻里交往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保留农业文脉,实现城乡融合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丰富居民生活,振兴当地经济第39-40页
    2.5 现阶段社区农业园建设的局限与障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私自占用公共绿地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缺乏政策鼓励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忽略农业景观要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缺少技术与资金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种植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第41-4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三章 研究基地现状调研分析第43-60页
    3.1 五星社区发展现状第43页
    3.2 区位分析与选址评价第43-45页
    3.3 五星社区实地调研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调研的范围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调研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7-52页
    3.4 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资金问题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管理问题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技术问题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环境问题第54页
    3.5 社区农艺园建设可行性分析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安置社区交通结构与人流导向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街区肌理与用地现状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公共绿地系统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周边配套设施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社区农艺园发展的SWOT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 社区农艺园规划设计导则与策略第60-75页
    4.1 社区农艺园的规划设计愿景第60-61页
    4.2 社区农艺园规划设计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整体连贯性原则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本土性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共享参与性原则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经济性原则与可持续原则第62页
    4.3 社区农艺园规划设计策略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各区域功能明确,又有机融合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充分利用当地林木花卉种植优势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提供交往空间,鼓励社区融合第64页
    4.4 社区农艺园规划设计方法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甄别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取舍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植入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融合第66页
    4.5 社区农艺规划设计实践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社区农艺园营造选址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社区农艺园设计方案构想与对比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社区农艺园效果图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关键节点设计建议第70-72页
    4.6 评价体系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作用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与构建第73-75页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75-77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75页
    5.2 建议与对策第75-76页
    5.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附表1 调查问卷第83-85页
附图1 五星社区农业园规划图第85-86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6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研究
下一篇:柴油机装配过程工艺防错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