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 论 | 第6-8页 |
1.1 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 | 第6-7页 |
1.2 目前面向对象方法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| 第7页 |
1.3 本系统主要完成内容 | 第7-8页 |
第二章 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| 第8-12页 |
2.1 系统目标分析 | 第8页 |
2.2 系统软件结构 | 第8-11页 |
2.2.1 本系统实现的功能 | 第8-10页 |
2.2.2 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结构功能图 | 第10-11页 |
2.3 系统技术环境 | 第11-12页 |
第三章 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模与实现 | 第12-29页 |
3.1 为什么选择UML和Visual Basic | 第12-13页 |
3.2 用例与角色分析 | 第13-21页 |
3.2.1 系统用例视图 | 第13-15页 |
3.2.2 学生学籍管理用例框图 | 第15-16页 |
3.2.3 人事管理用例框图 | 第16页 |
3.2.4 系统设置与维护用例框图 | 第16-18页 |
3.2.5 课程管理用例框图 | 第18-19页 |
3.2.6 教学检查管理用例框图 | 第19页 |
3.2.7 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用例框图 | 第19-20页 |
3.2.8 学生成绩管理用例框图 | 第20-21页 |
3.3 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------动态模型分析与设计 | 第21-25页 |
3.4 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------类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5 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------组件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6 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------部署设计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用VB和COM+开发多层数据库应用系统 | 第29-38页 |
4.1 多层应用体系结构 | 第29-31页 |
4.1.1 两层应用体系结构 | 第29页 |
4.1.2 多层应用体系结构 | 第29-31页 |
4.2 COM+组件技术 | 第31页 |
4.3 用VB和COM+开发多层数据库应用系统 | 第31-38页 |
4.3.1 创建COM组件 | 第32-35页 |
4.3.2 注册COM组件 | 第35页 |
4.3.3 编写客户端程序 | 第35-37页 |
4.3.4 对客户端机器进行设置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系统实现中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| 第38-50页 |
5.1 系统的查询优化 | 第38-41页 |
5.1.1 分解查询 | 第38-39页 |
5.1.2 优化Where子句 | 第39-41页 |
5.2 与远程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 | 第41-42页 |
5.3 使用ADO技术 | 第42-43页 |
5.3.1 分层结构的Recordset | 第42-43页 |
5.3.2 多个Recordset | 第43页 |
5.4 智能排课算法 | 第43-48页 |
5.5 并发控制 | 第48-50页 |
第六章 结 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摘 要 | 第53-55页 |
ABSTRACT | 第55页 |
致 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