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青少年问题论文

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控制的对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主要内容、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13-15页
2 网络越轨行为概述第15-19页
    2.1 越轨行为与网络越轨行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越轨行为的定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网络越轨行为的认定第15-16页
    2.2 网络越轨行为的特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体隐匿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手段的智能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行为的危害性第17-19页
3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第19-24页
    3.1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表现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网络成瘾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网络恐怖和欺诈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网络黑客和病毒第20-21页
    3.2 网络越轨行为对青少年的危害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青少年学业荒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对青少年价值观、人生观发生重要的影响第22-24页
4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第24-30页
    4.1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存在的外部条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家庭教育的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学校教育的问题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社会综合因素第27页
    4.2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存在的内部因素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健康心理驱使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法制规范观念淡漠第29-30页
5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控制的教育对策第30-39页
    5.1 开展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教育的指导原则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“网上”思想政治教育与“网下”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原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内在约束和外在控制相结合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原则第32-33页
    5.2 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控制对策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网络安全法规,强化立法力度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构建网络技术平台,保护网络安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健全网络行为监督机制,完善网络政策控制体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,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,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第38-39页
结束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4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44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视泛娱乐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
下一篇:反思与重建:第三部门在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