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引言第13-16页
 一、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二、研究文献综述第14-15页
 三、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(一) 规范分析方法第15页
  (二) 比较分析方法第15-16页
第一章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第16-24页
 一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第16页
  (一) 个人理财业务第16页
  (二)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第16页
 二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分类第16-17页
  (一) 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第16-17页
  (二) 分散式理财和集合式理财第17页
 三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第17-18页
  (一)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史第17页
  (二)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与特点第17-18页
  (三)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存问题第18页
 四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第18-21页
  (一) 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第19页
  (二) 非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第19-21页
 五、商业银行作为个人理财产品发行主体的特殊性第21-24页
第二章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制度第24-29页
 一、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第24-25页
 二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第25-26页
  (一) 信息披露制度第25页
  (二)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制度第25-26页
 三、相似概念比较第26-29页
  (一) 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第26-27页
  (二)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第27页
  (三) 保险人说明义务第27-28页
  (四) 商业银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的告知义务第28-29页
第三章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第29-35页
 一、经济学基础——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9-30页
 二、法学基础第30-35页
  (一) 基于合同法的信息披露基础第30-31页
  (二) 基于信托法的信息披露基础第31-32页
  (三) 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披露基础第32-35页
第四章 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的必要性第35-43页
 一、内生性原因: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高风险性第35-36页
  (一) 理财产品的自身风险第35页
  (二) 理财产品管理运作人员专业性欠缺第35-36页
 二、外生性原因: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制度存有缺陷第36-43页
  (一) 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制度第36-37页
  (二) 我国现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第37-43页
第五章 相关制度的比较与借鉴第43-54页
 一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第43-46页
  (一) 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共性第43页
  (二) 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借鉴第43-46页
 二、国外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第46-54页
  (一) 美国第46-48页
  (二) 英国第48-50页
  (三) 欧盟第50-54页
第六章 建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第54-62页
 一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的原则第54-57页
  (一) 真实性原则第55页
  (二) 准确性原则第55-56页
  (三) 及时性原则第56页
  (四) 充分性原则第56-57页
 二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建议第57-62页
  (一) 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法律制度第57页
  (二) 细化信息披露的范围与要求第57-59页
  (三) 明确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方式第59页
  (四) 改革金融监管模式实现业务综合监管第59页
  (五) 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第59-60页
  (六) 完善争议处理机制第60-62页
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澳门经济房屋制度研究
下一篇:新疆油气田企业增值税问题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