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澳门经济房屋制度概述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经济房屋法律制度 | 第11-14页 |
一、经济房屋的定义、用途、级别与类型 | 第11页 |
二、经济房屋享有的优惠 | 第11-12页 |
三、经济房屋的租赁 | 第12-13页 |
四、经济房屋的申购条件及方式 | 第13页 |
五、经济房屋所遵守的义务 | 第13-14页 |
六、对经济房屋所有权限制的法律 | 第14页 |
第二节 在公共房屋制度下,与经济房屋相关的制度 | 第14-16页 |
一、社会房屋的定义及其分配的原则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从物权变动过程中探讨经济房屋制度 | 第16-38页 |
第一节 大陆法系物权变动模式 | 第16-19页 |
一、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—以《法国民法典》和《日本民法典》 | 第16-17页 |
二、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---《德国民法典》和台湾地区民法 | 第17-18页 |
三、债权形式主义物权模式—《奥地利民法典》 | 第18页 |
四、澳门物权变模式—以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预约合同制度与物权变动的关系 | 第19-21页 |
一、结构上说 | 第20-21页 |
二、交易上说 | 第21页 |
第三节 预约合同在经济房屋存在的正当理由 | 第21-22页 |
第四节 澳门物权变动中登记的地位 | 第22-24页 |
一、澳门民法登记制度 | 第22-24页 |
二、经济房屋登记制度 | 第24页 |
第五节 经济房屋的物权变动 | 第24-31页 |
一、从学说和立法例探讨经济房屋原始取得者 | 第24-26页 |
二、实践中经济房屋原始取得者所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三、以学说和立法例探讨经济房屋继受取得者 | 第28-29页 |
四、经济房屋继受取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1页 |
第六节 经济房屋设定担保物权问题 | 第31-38页 |
一、担保物权制度中分析 | 第32-34页 |
二、经济房屋制度下的物权变更 | 第34页 |
三、经济房屋制度下物权的消灭 | 第34-38页 |
第三章 借鉴外国和其他地区的经济房屋制度 | 第38-43页 |
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| 第38-40页 |
一、新加坡 | 第38-39页 |
二、香港 | 第39页 |
三、美国 | 第39-40页 |
四、日本 | 第40页 |
第二节 借鉴并改善澳门经济房屋制度 | 第40-43页 |
一、处罚偏轻,导致违法事项的产生 | 第40-41页 |
二、由政府成为经济房屋的原始取得人 | 第41页 |
三、不可转让期应采取折衷的方法 | 第41-42页 |
四、应由政府设立房屋基金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