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机论文--交流电机论文--同步电机论文

永磁同步电机转动惯量的辨识方法研究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离线转动惯量辨识方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在线转动惯量辨识方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实验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外产品现状第15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-18页
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第18-3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永磁同步电机坐标系统变换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(Clarke变换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(Park变换)第20页
    2.3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2.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概述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i_d=0控制第22-24页
    2.5 空间矢量调制原理(SVPWM)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电压空间矢量定义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确定电压空间矢量所在扇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确定电压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MATLAB仿真及结果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3章 最小二乘法辨识转动惯量第34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递推最小二乘法原理第34-36页
    3.3 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转动惯量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3.4 递推最小二乘法仿真及结果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3.5 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原理第40页
    3.6 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仿真及结果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4章 梯度校正算法辨识转动惯量第44-52页
    4.1 梯度校正算法原理第44-45页
    4.2 梯度校正算法辨识转动惯量设计第45-46页
    4.3 梯度校正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9-52页
第5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辨识转动惯量第52-6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5.2 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原理第52-54页
    5.3 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辨识转动惯量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5.4 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辨识转动惯量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5.5 变自适应增益系数设计及仿真研究第60-63页
    5.6 滤波算法设计及仿真结果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6章 转动惯量的应用第68-74页
    6.1 PI参数自整定方法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最小Mr法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三阶最佳法第70-71页
    6.2 PI参数自整定仿真及结果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72-74页
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74-75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1页
    一、发表学术论文第81页
    二、申请专利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6p~2阶素数度正规弧传递Cayley图
下一篇:利用双球相对位置的成像关系标定抛物折反射摄像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