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页 |
前言 | 第9-11页 |
综述: 辣椒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 | 第11-20页 |
1 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6页 |
1.1 培养材料影响 | 第12-13页 |
1.2 培养基成分的影响 | 第13-16页 |
2 辣椒花药培养的培养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1 预处理 | 第16页 |
2.2 培养温度和光照 | 第16-17页 |
2.3 培养条件的其它因素 | 第17页 |
3 展望 | 第17-20页 |
3.1 花药培养的意义重大,仍是一重要的科研领域 | 第17-18页 |
3.2 辣椒花药培养技术仍有待发展 | 第18-20页 |
论文: 辣椒花药培养研究 | 第20-73页 |
1 材料方法 | 第20-25页 |
1.1 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1.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0-21页 |
1.3 实验方法 | 第21-2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65页 |
2.1 辣椒花蕾的外部形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对应关系 | 第25-29页 |
2.2 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2.3 培养基中添加因素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32-44页 |
2.4 培养基添加因素在不同材料间对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生成率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2.5 AgNO_3和Vc对于辣椒花药培养中褐化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2.6 培养基添加因素在不同材料对花药培养胚发生率的影响 | 第48-54页 |
2.7 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2.8 培养基的改良 | 第56-58页 |
2.9 辣椒花药培养胚的发生和发育 | 第58-62页 |
2.10 愈伤组织的差别 | 第62-63页 |
2.11 扩繁和生根 | 第63页 |
2.12 辣椒花药培养植株的倍性鉴定结果 | 第63-65页 |
3 讨论 | 第65-71页 |
3.1 关于小孢子发育时期和花蕾外部形态的对应 | 第65页 |
3.2 关于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3.3 关于AgNO_3和Vc的比较 | 第66-67页 |
3.4 关于碳源对于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67页 |
3.5 关于活性炭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3.6 关于取蕾时期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68页 |
3.7 关于激素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3.8 关于水解酪蛋白和核酸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| 第69页 |
3.9 关于影响花药培养的其它因素 | 第69-70页 |
3.10 关于污染问题 | 第70页 |
3.11 关于倍性鉴定 | 第70-71页 |
4 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1页 |
致 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