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1-14页 |
2.1 一般资料 | 第11-12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2.1.2 诊断标准及分级 | 第11页 |
2.1.3 排除标准 | 第11-12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2.2.1 临床资料的搜集与记录 | 第12页 |
2.2.2 治疗方法 | 第12-13页 |
2.2.3 疗效评估标准[6] | 第13页 |
2.3 统计学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14-24页 |
3.1 一般情况 | 第14-15页 |
3.2 三组患者治疗后各主要症状、体征缓解情况 | 第15-16页 |
3.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| 第16-19页 |
3.4 三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| 第19-20页 |
3.5 三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| 第20-22页 |
3.6 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估 | 第22-24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4-33页 |
4.1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| 第24-29页 |
4.1.1 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 | 第24-27页 |
4.1.2 微循环障碍学说 | 第27-28页 |
4.1.3 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 | 第28-29页 |
4.1.4 低钙血症 | 第29页 |
4.1.5 细胞凋亡学说 | 第29页 |
4.2 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| 第29-30页 |
4.3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| 第30-32页 |
4.3.1 清除炎症因子 | 第30-31页 |
4.3.2 调节内环境紊乱 | 第31页 |
4.3.3 保护机体重要脏器功能 | 第31-32页 |
4.4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2-3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40页 |
综述 | 第40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6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