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6页 |
1.1 锂离子电池概述 | 第14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 | 第16-19页 |
1.3.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16-17页 |
1.3.2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 | 第17-18页 |
1.3.3 锂离子电池的缺点 | 第18-19页 |
1.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| 第19-33页 |
1.4.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特点 | 第19页 |
1.4.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9-33页 |
1.5 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6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36-44页 |
2.1 材料制备方法 | 第36-38页 |
2.1.1 静电喷雾沉积技术 | 第36-37页 |
2.1.2 电化学沉积技术 | 第37-38页 |
2.2 实验药品和仪器 | 第38-39页 |
2.2.1 实验药品 | 第38-39页 |
2.2.2 实验与表征仪器 | 第39页 |
2.3 材料的表征 | 第39-41页 |
2.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1-44页 |
第三章 三维多孔SnO_2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44-66页 |
3.1 引言 | 第44-45页 |
3.2 静电喷雾沉积实验参数对SnO_2薄膜形貌的影响 | 第45-49页 |
3.2.1 实验部分 | 第45-46页 |
3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49页 |
3.3 SnO_2/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| 第49-57页 |
3.3.1 实验部分 | 第49页 |
3.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7页 |
3.4 SnO_2/Ag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| 第57-64页 |
3.4.1 实验部分 | 第57-58页 |
3.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 SnO_2-Fe_2O_3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66-78页 |
4.1 引言 | 第66-67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67-6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五章 高倍率性能的RGO-MnO-RGO三明治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78-104页 |
5.1 引言 | 第78-79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79-8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1-10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六章 三维多孔锰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104-122页 |
6.1 引言 | 第104-105页 |
6.2 实验部分 | 第105-106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6-12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0-122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2-126页 |
7.1 总结 | 第122-124页 |
7.2 展望 | 第124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4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42-144页 |
致谢 | 第144-146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