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针对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防御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第13-14页
第二章 社会工程学研究第14-20页
    2.1 社会工程学攻击常见攻击方式研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于社交网络的攻击方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于密码猜解的攻击方式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于非网络技术手段的攻击方式第17-18页
    2.2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防御方向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三章 社会工程学攻击邮件的特征分析第20-38页
    3.1 电子邮件的通用结构简介第21-23页
    3.2 钓鱼邮件的文本特征分析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欺骗至钓鱼网站获取相关信息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利用伪装身份骗取相关信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针对特定用户的钓鱼攻击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域名价值计算第27-29页
    3.3 跨站攻击邮件的文本特征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跨站脚本攻击漏洞的产生原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跨站攻击邮件的攻击方式第31-33页
    3.4 挂马攻击邮件的文本特征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挂马攻击邮件的相关技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挂马攻击邮件的文本特征第34-35页
    3.5 社会工程学攻击邮件特征总结第35-3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四章 社会工程学攻击邮件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38-51页
    4.1 用户接口设计与实现第39页
    4.2 社会工程学攻击邮件检测设计与实现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邮件预处理模块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邮件检测模块第42-46页
    4.3 邮件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第46-47页
    4.4 社会工程学攻击邮件特征知识库设计与实现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邮件检测黑白名单模块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邮件特征知识库模块第49-5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5.1 测试环境第51页
    5.2 网络拓扑第51-52页
    5.3 测试方案第52页
    5.4 结果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56-57页
    6.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技术产业中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非对称效应研究--基于面板平滑转换(PSTR)模型
下一篇:我国财政分权制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及福利的影响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