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9-13页 |
1.2.1 PPP模式 | 第9-11页 |
1.2.2 风险 | 第11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3.1 国外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内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框架 | 第17-18页 |
1.5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2 PPP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| 第20-31页 |
2.1 PPP项目风险 | 第20-27页 |
2.1.1 PPP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1.2 PPP项目风险构建视角 | 第21-23页 |
2.1.3 PPP风险分类 | 第23-27页 |
2.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| 第27-31页 |
2.2.1 风险管理程序 | 第27-29页 |
2.2.2 PPP风险评估方法 | 第29-31页 |
3 灰色系统理论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| 第31-40页 |
3.1 灰色系统理论 | 第31-33页 |
3.1.1 灰色系统理论的含义 | 第31-32页 |
3.1.2 灰色系统理论评估PPP项目风险的适用性 | 第32-33页 |
3.2 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| 第33-40页 |
3.2.1 风险评估指标构建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3.2.2 PPP项目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4-37页 |
3.2.3 确定PPP项目风险评价矩阵 | 第37页 |
3.2.4 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灰类及白化权函数 | 第37-38页 |
3.2.5 计算每个二级指标的灰色评价权 | 第38-39页 |
3.2.6 对评价目标作综合评价 | 第39页 |
3.2.7 计算灰色综合评价值,做出评价结论 | 第39-40页 |
4 案例分析 | 第40-55页 |
4.1 安庆市外环北路工程PPP项目介绍 | 第40-41页 |
4.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项目风险 | 第41-53页 |
4.2.1 PPP项目风险的识别 | 第41-43页 |
4.2.2 权重的确定 | 第43-48页 |
4.2.3 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 | 第48页 |
4.2.4 确定评估灰类 | 第48-49页 |
4.2.5 计算每个二级指标灰色评价权向量 | 第49-52页 |
4.2.6 对一级指标做综合评价 | 第52页 |
4.2.7 对目标做综合评价 | 第52-53页 |
4.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效果评价 | 第53-55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55页 |
5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