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

和谐社会背景下司法公正问题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创新点第13-14页
第2章 和谐社会与司法公正相关内容概述第14-20页
    2.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第14-16页
    2.2 司法公正的内涵与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司法公正的基本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2.3 司法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司法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司法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第18-20页
第3章 当前中国社会司法不公的现状及原因第20-28页
    3.1 当前中国社会司法不公的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体不公与程序不公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司法腐败与司法软弱第21-22页
    3.2 造成中国社会司法不公的原因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司法体制的制约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司法管理行政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司法监督机制不健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司法人员职业能力不强第25-28页
第4章 和谐社会背景下促进司法公正的思路和对策第28-46页
    4.1 坚守司法为民,促进司法公正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加强党的领导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司法队伍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立健全司法为民长效机制第33-35页
    4.2 坚持和谐理念,推进司法公正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加强科学立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推进司法改革,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加强司法监督,完善纠错机制第42-43页
    4.3 弘扬法治精神,实现司法公正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培养法律信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加强公民法治意识教育第44-46页
第5章 结束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博谣言治理研究
下一篇: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研究--以城管执法类新闻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