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微博谣言的概述 | 第16-26页 |
2.1 谣言的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2.1.1 谣言的历史 | 第16-18页 |
2.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2.2 微博谣言的定义与分类 | 第21-23页 |
2.2.1 微博谣言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2.2 微博谣言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2.3 微博谣言的特点 | 第23-26页 |
2.3.1 极快的传播速度 | 第23-24页 |
2.3.2 广泛的接受群体 | 第24页 |
2.3.3 难以管理的谣言传播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微博谣言成因分析 | 第26-32页 |
3.1 微博谣言产生的技术因素 | 第26-27页 |
3.2 微博谣言产生的心理因素 | 第27-29页 |
3.2.1 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信念 | 第27-28页 |
3.2.2 “人云亦云”的从众心理 | 第28页 |
3.2.3 偏见 | 第28-29页 |
3.3 微博谣言产生的经济因素 | 第29页 |
3.4 微博谣言产生的社会因素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微博谣言的制造与危害 | 第32-38页 |
4.1 恶意制造谣言,煽动对立情绪 | 第32-35页 |
4.1.1 刻意制造的谣言 | 第33-34页 |
4.1.2 无意制造的谣言 | 第34-35页 |
4.2 以“亲历人”身份造假 | 第35-36页 |
4.3 无中生有制造谣言扰乱民心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微博谣言的治理策略 | 第38-45页 |
5.1 打造电子政府与政务信息公开 | 第38-39页 |
5.2 加大执法力度遏制谣言 | 第39-40页 |
5.3 提高微博大V的社会责任意识 | 第40-42页 |
5.3.1 大V要珍惜“意见领袖”的话语权,承担起社会责任 | 第41-42页 |
5.3.2 大V要积极传播正能量 | 第42页 |
5.4 提升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 | 第42-45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