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1.1 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 背景分析 | 第10-11页 |
1.3 分析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5 论文的研究思路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煤炭消费概况 | 第14-20页 |
2.1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简述 | 第14-15页 |
2.2 我国煤炭能源消费结构 | 第15-18页 |
2.3 我国煤炭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 | 第18-19页 |
2.4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煤炭贸易概况 | 第20-29页 |
3.1 我国煤炭对外贸易现状 | 第20-22页 |
3.1.1 煤炭进出口的数量发生变化 | 第20-22页 |
3.1.2 煤炭进口的主要地区和进口来源国 | 第22页 |
3.2 我国煤炭贸易形势及发展战略 | 第22-26页 |
3.2.1 我国煤炭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| 第22-23页 |
3.2.2 我国煤炭贸易面临的阻碍因素 | 第23-25页 |
3.2.3 实现我国煤炭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| 第25-26页 |
3.3 案例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3.1 产业机构现状 | 第26页 |
3.3.2 产业结构中的问题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.3 几点建议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煤炭产业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| 第29-35页 |
4.1 煤炭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| 第29-30页 |
4.1.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| 第29页 |
4.1.2 低碳经济背景下,煤炭产业迫切需要实现低碳转型 | 第29页 |
4.1.3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,人地矛盾突出 | 第29-30页 |
4.1.4 煤炭能源转型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 | 第30页 |
4.2 煤炭产业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| 第30-35页 |
第五章 煤炭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 | 第35-39页 |
5.1 宏观经济结构和产业规划布局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5.1.1 与GPD的高度相关性绑架了煤炭产业的转型诉求 | 第35-36页 |
5.1.2 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拉动了煤炭需求量的进一步增长 | 第36页 |
5.1.3 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、盲目增产扩容导致目前产能严重过剩 | 第36-37页 |
5.2 企业管理和自身发展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5.2.1 转型受到国企管理制度的掣肘 | 第37页 |
5.2.2 融资难度大,“无利不转型” | 第37页 |
5.2.3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短板 | 第37-38页 |
5.3 煤炭转型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| 第38-39页 |
5.3.1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制约瓶颈 | 第38页 |
5.3.2 产业技术滞后是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困难的深层原因 | 第38页 |
5.3.3 物流运输能力亟待提升 | 第38-3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39-42页 |
6.1 调整宏观经济战略,完善制度顶层设计 | 第39页 |
6.1.1 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| 第39页 |
6.1.2 坚持系统论观点,统筹指导产业转型 | 第39页 |
6.1.3 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变需将技术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| 第39页 |
6.2 拓宽企业转型思路,提升经营发展水平 | 第39-40页 |
6.2.1 理顺管理体制,破解发展瓶颈 | 第39-40页 |
6.2.2 拓宽融资渠道,筹集转型资金 | 第40页 |
6.2.3 切合企业实际,加大创新力度 | 第40页 |
6.3 其他建议 | 第40-42页 |
6.3.1 加大煤炭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| 第40-41页 |
6.3.2 提升煤炭行业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 | 第41页 |
6.3.3 加快完善煤炭物流运输体系建设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