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61页 |
1. 锂硫二次电池的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1.1 高比能二次电池的技术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 高比能二次电池的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2. 锂硫二次电池简介 | 第17-20页 |
2.1 锂硫二次电池的反应机理 | 第17-19页 |
2.2 锂硫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9-20页 |
3. 锂硫电池的研究进展 | 第20-43页 |
3.1 硫电极的研究进展 | 第21-37页 |
3.2 锂硫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| 第37-42页 |
3.3 锂负极研究进展 | 第42-43页 |
4. 一维电极材料简介 | 第43-47页 |
4.1 一维电极材料的优点及其制备方法 | 第43-44页 |
4.2 一维电极材料的应用 | 第44-47页 |
5.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工作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61页 |
第二章 实验 | 第61-69页 |
1. 实验试剂及相关仪器 | 第61-63页 |
1.1 实验试剂 | 第61-62页 |
1.2 实验基本仪器 | 第62-63页 |
2. 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结构和物性表征 | 第63-66页 |
2.1 机械球磨法 | 第63-64页 |
2.2 静电纺丝技术 | 第64页 |
2.3 密封罐环化 | 第64-65页 |
2.4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65页 |
2.5 热重分析(TG) | 第65页 |
2.6 扫描电镜(SEM)表征 | 第65-66页 |
2.7 投射电镜(TEM)表征 | 第66页 |
2.8 等温吸脱附测试 | 第66页 |
3.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66-68页 |
3.1 电极制备 | 第66-67页 |
3.2 电池组装 | 第67页 |
3.3 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67页 |
3.4 循环伏安(CV)扫描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69页 |
第三章 碳/硫/聚丙烯腈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| 第69-92页 |
1. 引言 | 第69-70页 |
2. 材料制备 | 第70-72页 |
2.1 C/S/PAN纳米纤维的制备条件 | 第70-72页 |
2.2 复合电极的制备 | 第72页 |
3. 结果与讨论 | 第72-87页 |
3.1 C/S/PAN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条件优化 | 第72-78页 |
3.2 C/S/PAN纳米纤维的结构特征 | 第78-81页 |
3.3 C/S/PAN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性能 | 第81-87页 |
4.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第四章 聚乙撑二氧噻吩包覆的气相生长碳纤维/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| 第92-108页 |
1. 引言 | 第92-93页 |
2. 材料制备 | 第93-94页 |
2.1 VGCF/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| 第93-94页 |
2.2 VGCF/S@PEDOT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 | 第94页 |
2.3 复合电极的制备 | 第94页 |
3. 结果与讨论 | 第94-104页 |
3.1 VGCF/S@PEDOT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条件优化 | 第94-97页 |
3.2 VGCF/S@PEDOT复合纤维材料的结构 | 第97-100页 |
3.3 VGCF/S/PEDOT复合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100-104页 |
4.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08页 |
第五章 交联多孔碳纤维硫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| 第108-125页 |
1. 引言 | 第108-109页 |
2. 材料的制备 | 第109-111页 |
2.1 交联多孔碳纤维的制备 | 第109-110页 |
2.2 IPCF/S@PEDOT复合纤维的制备 | 第110-111页 |
2.3 复合电极的制备 | 第111页 |
3. 结果与讨论 | 第111-122页 |
3.1 交联多孔碳/硫复合物(IPCF/S)的制备条件优化 | 第111-118页 |
3.2 IPCF/S@PEDOT纤维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118-120页 |
3.3 IPCF/S@PEDOT复合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120-122页 |
4. 本章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3-12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5-128页 |
1. 全文总结 | 第125-126页 |
2. 展望 | 第126-128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| 第128-129页 |
致谢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