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5页 |
1.1 引言 | 第15-16页 |
1.2 桔梗皂苷类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2.1 桔梗皂苷类化学成分 | 第16-17页 |
1.2.2 桔梗皂苷D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3 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1.3.1 铂类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| 第19页 |
1.3.2 钌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1.3.3 铱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| 第20页 |
1.4 检测药物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| 第20-25页 |
1.4.1 体外毒性筛选实验 | 第20页 |
1.4.2 AO/EB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| 第20-22页 |
1.4.3 单细胞凝胶电泳 | 第22-23页 |
1.4.4 细胞内吞检测 | 第23页 |
1.4.5 活性氧检测 | 第23页 |
1.4.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| 第23页 |
1.4.7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| 第23-24页 |
1.4.8 流式检测细胞周期 | 第24页 |
1.4.9 AO检测细胞自噬 | 第24页 |
1.4.10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 | 第24-25页 |
1.4.11 细胞侵袭实验 | 第25页 |
1.5 研究展望与选题意义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35页 |
第二章 桔梗皂苷D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35-55页 |
2.1 引言 | 第35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35-37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35-36页 |
2.2.2 实验药物及试剂 | 第36-37页 |
2.3 细胞培养 | 第37-38页 |
2.3.1 细胞复苏 | 第37页 |
2.3.2 细胞传代 | 第37-38页 |
2.3.3 细胞冻存 | 第38页 |
2.4 体外抗肿瘤活性常用研究方法 | 第38-45页 |
2.4.1 体外活性筛选 | 第38页 |
2.4.2 AO/EB染色 | 第38-39页 |
2.4.3 单细胞凝胶电泳 | 第39-40页 |
2.4.4 细胞内吞 | 第40页 |
2.4.5 活性氧检测 | 第40-41页 |
2.4.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| 第41页 |
2.4.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| 第41-42页 |
2.4.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| 第42页 |
2.4.9 AO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 | 第42页 |
2.4.10 免疫印迹法(Western blotting) | 第42-45页 |
2.5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45-51页 |
2.5.1 体外活性结果分析 | 第45-46页 |
2.5.2 AO/EB染色细胞凋亡实验 | 第46页 |
2.5.3 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DNA损伤 | 第46-47页 |
2.5.4 细胞内吞研究 | 第47页 |
2.5.5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 | 第47-48页 |
2.5.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| 第48-49页 |
2.5.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| 第49页 |
2.5.8 流式检测细胞周期 | 第49-50页 |
2.5.9 AO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 | 第50-51页 |
2.5.10 免疫印迹法研究蛋白表达 | 第51页 |
2.6 小结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第三章 TCPI为配体的钌多吡啶配合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55-71页 |
3.1 引言 | 第55-56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56-57页 |
3.2.1 实验试剂 | 第56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56页 |
3.2.3 主要常用溶液配制 | 第56-57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57-60页 |
3.3.1 配体TCPI的钌(Ⅱ)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| 第57-59页 |
3.3.2 细胞侵袭实验 | 第59-60页 |
3.4 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60-67页 |
3.4.1 MTT体外活性筛选 | 第60-61页 |
3.4.2 AO/EB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| 第61页 |
3.4.3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| 第61-62页 |
3.4.4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| 第62-64页 |
3.4.5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| 第64-65页 |
3.4.6 流式检测细胞周期 | 第65-66页 |
3.4.7 细胞侵袭检测结果 | 第66-67页 |
3.4.8 Western blot实验 | 第67页 |
3.5 小结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第四章 含氟原子钌多吡啶配合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71-86页 |
4.1 引言 | 第71-72页 |
4.2 实验材料 | 第72页 |
4.2.1 主要常用溶液配制 | 第72页 |
4.2.2 实验试剂 | 第72页 |
4.2.3 实验仪器 | 第72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72-75页 |
4.3.1 TFCPIP为配体的钌(Ⅱ)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| 第72-75页 |
4.4 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| 第75-82页 |
4.4.1 MTT体外活性研究 | 第75页 |
4.4.2 AO/EB染色研究细胞凋亡 | 第75-76页 |
4.4.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| 第76-77页 |
4.4.4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 | 第77-78页 |
4.4.5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| 第78-79页 |
4.4.6 流式研究细胞周期 | 第79-80页 |
4.4.7 细胞侵袭研究 | 第80-82页 |
4.4.8 Western blot研究 | 第82页 |
4.5 小结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第五章 以paip为配体的铱金属配合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86-99页 |
5.1 引言 | 第86-87页 |
5.2 实验材料 | 第87页 |
5.2.1 实验试剂 | 第87页 |
5.2.2 实验仪器 | 第87页 |
5.2.3 主要常用溶液配制 | 第87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87-89页 |
5.3.1 paip为配体的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| 第87-89页 |
5.4 铱金属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| 第89-95页 |
5.4.1 MTT体外活性筛选 | 第89页 |
5.4.2 AO/EB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| 第89-90页 |
5.4.3 细胞内吞研究 | 第90页 |
5.4.4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 | 第90-91页 |
5.4.5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 | 第91-92页 |
5.4.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| 第92-93页 |
5.4.7 流式分析细胞周期 | 第93页 |
5.4.8 细胞侵袭结果 | 第93-94页 |
5.4.9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| 第94-95页 |
5.5 小结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99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