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财务绩效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4-22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1 国外技术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国内技术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 论文基本框架 | 第18-21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1.4.2 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2 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相关理论 | 第22-32页 |
2.1 商业银行海外并购基本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1.1 并购 | 第22页 |
2.1.2 商业银行并购 | 第22-23页 |
2.1.3 商业银行海外并购 | 第23页 |
2.2 商业银行海外并购动因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2.1 交易费用理论 | 第23页 |
2.2.2 协同效应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3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24页 |
2.2.4 市场势力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 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效率理论 | 第25-32页 |
2.3.1 狭义财务绩效理论 | 第25-30页 |
2.3.2 广义财务绩效理论 | 第30-32页 |
3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| 第32-40页 |
3.1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 | 第32-35页 |
3.2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特点 | 第35-36页 |
3.2.1 并购方式、规模及数量 | 第35-36页 |
3.2.2 并购地区及类型 | 第36页 |
3.3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 | 第36-40页 |
3.3.1 内部动因 | 第36-37页 |
3.3.2 外部动因 | 第37-40页 |
4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财务绩效实证分析 | 第40-66页 |
4.1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股东效应分析 | 第40-53页 |
4.1.1 事件研究法概述 | 第40-41页 |
4.1.2 样本数据的选取 | 第41页 |
4.1.3 工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股东效应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1.4 工行并购泰国ACL银行股东效应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1.5 工行并购美国东亚银行股东效应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2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财务效应分析 | 第53-61页 |
4.2.1 财务比率分析法概述 | 第53-55页 |
4.2.2 财务比率数据分析 | 第55-61页 |
4.3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| 第61-65页 |
4.3.1 DEA实证方法概述 | 第61-63页 |
4.3.2 DEA模型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| 第63-64页 |
4.3.3 DEA实证分析过程 | 第64-65页 |
4.3.4 实证结论及分析 | 第65页 |
4.4 实证结论 | 第65-66页 |
5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结论与启示 | 第66-72页 |
5.1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结论 | 第66页 |
5.2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启示 | 第66-72页 |
5.2.1 并购区域的选择 | 第66-67页 |
5.2.2 并购对象的选择 | 第67-68页 |
5.2.3 并购方式的选择 | 第68-69页 |
5.2.4 并购时机的选择 | 第69页 |
5.2.5 并购风险的评估 | 第69-70页 |
5.2.6 争取改善外部政策环境 | 第70-7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全文结论 | 第7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致谢 | 第78-80页 |
附录A | 第80-82页 |
附录B | 第82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