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手性分离 | 第8-11页 |
1.1.1 手性的认识 | 第8-9页 |
1.1.2 手性物质 | 第9页 |
1.1.3 手性分离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4 手性分离的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分离 | 第11-14页 |
1.2.1 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分离机理 | 第11页 |
1.2.2 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分离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固定相 | 第12-14页 |
1.3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 | 第14-19页 |
1.3.1 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方向 | 第14-15页 |
1.3.2 MOFs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3 手性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 | 第16-17页 |
1.3.4 手性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1.4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手性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[Cu(S-mal)(bpy)]_n用作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的研究 | 第20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20-21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1-22页 |
2.2.1 试剂 | 第21页 |
2.2.2 仪器 | 第21页 |
2.2.3 [Cu(S-mal)(bpy)]_n的合成 | 第21页 |
2.2.4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2.2.5 [Cu(S-mal)(bpy)]_n柱的填装 | 第2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33页 |
2.3.1 [Cu(S-mal)(bpy)]_n的X-射线粉末衍射 | 第22-23页 |
2.3.2 [Cu(S-mal)(bpy)]_n的形貌特征 | 第23页 |
2.3.3 [Cu(S-mal)(bpy)]_n柱对外消旋化合物分离性能研究 | 第23-27页 |
2.3.4 [Cu(S-mal)(bpy)]_n柱对位置异构体分离性能研究 | 第27-29页 |
2.3.5 色谱条件对[Cu(S-mal)(bpy)]_n柱分离外消旋化合物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2.3.6 [Cu(S-mal)(bpy)]_n柱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 | 第32页 |
2.3.7 手性固定相对外消旋体分离机理 | 第32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两种手性MOFs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拆分外消旋化合物 | 第35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35-3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3.2.1 试剂 | 第36页 |
3.2.2 仪器 | 第36页 |
3.2.3 两种手性MOFs的合成 | 第36页 |
3.2.4 固定相[Cu(S-mal)(bpe)]_n和固定相[Ni(S-mal)(bpy)]_n的制备 | 第36-37页 |
3.2.5 [Cu(S-mal)(bpe)]_n柱和 [Ni(S-mal)(bpy)]_n柱的填装 | 第37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6页 |
3.3.1 两种晶体的X-射线粉末衍射 | 第37页 |
3.3.2 两种晶体的形貌特征 | 第37-38页 |
3.3.3 两种手性柱的手性拆分能力研究 | 第38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三种手性MOFs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拆分外消旋化合物 | 第47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47-48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8-49页 |
4.2.1 试剂 | 第48页 |
4.2.2 仪器 | 第48页 |
4.2.3 三种手性MOFs的合成 | 第48-49页 |
4.2.4 三种固定相的制备 | 第49页 |
4.2.5 三种手性柱的填装 | 第49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9页 |
4.3.1 三种晶体的X-射线粉末衍射 | 第49-50页 |
4.3.2 两种晶体的形貌特征 | 第50页 |
4.3.3 三种手性柱的手性拆分能力研究 | 第50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