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黄瓜花叶病毒2b蛋白亚细胞定位以及与RPSS11蛋白互作对其功能的影响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2页
    1.1 黄瓜花叶病毒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黄瓜花叶病毒的结构及生物特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黄瓜花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第15-16页
    1.2 黄瓜花叶病毒的蛋白特性及其功能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黄瓜花叶病毒 2b蛋白结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黄瓜花叶病毒 2b蛋白定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黄瓜花叶病毒 2b蛋白功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黄瓜花叶病毒 2b蛋白互作第19-20页
    1.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-22页
第二章 CMV Fny2b的亚细胞定位第22-41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CMVFny2b融合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农杆菌浸染本氏烟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Fny2b片段的亚细胞定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Oryzalin处理对CMVFny2b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Oryzalin处理对CMVFny2b不同细胞组分分布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Oryzalin处理对CMVFny2b沉默抑制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CMVFny2b的亚细胞定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Fny2b蛋白片段的亚细胞定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Oryzalin处理对CMVFny2b不同组分分布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Oryzalin处理对CMVFny2b沉默抑制的影响第39-41页
第三章 CMV LS2b的表达纯化及蛋白抗体的制备第41-49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41-42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的制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LS2b蛋白原核表达的克隆构建以及原核表达及纯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抗体的制备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第45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S2b蛋白的表达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蛋白浓度的测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LS2b蛋白抗体的验证第47-49页
第四章 各株系CMV 2b的克隆分析序列对核定位的影响第49-72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杆菌浸润接种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各株系全长CMV2b核定位能力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PGs株系NLS的Oligo序列核定位能力第56-57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GUS蛋白表达鉴定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株系CMV2b的扩增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p UC18-2b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pBI-GFP-GUS-2b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pBI-GFP-GUS-2b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农杆菌浸润接种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各株系 2b核定位信号序列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pBI-GFP-GUS-PGsNLS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pBI-GFP-GUS-PGsNLS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第71-72页
第五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拟南芥文库中与CMV LS2b互作的蛋白第72-87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72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法第72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诱饵蛋白pGBKT7-LS2b载体的构建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诱饵蛋白与拟南芥cDNA文库酵母双杂交互作实验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诱饵蛋白与筛选基因的酵母双杂交互作验证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诱饵蛋白与筛选基因全长酵母双杂交互作验证第76-81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诱饵蛋白毒性及自激活检测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筛选克隆继代检测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筛选克隆测序结果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筛选互作蛋白的酵母双杂交验证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全长互作蛋白酶切鉴定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全长互作蛋白酵母双杂交验证第86-87页
第六章 RPS11及RPS5与CMV LS2b体外体内互作验证第87-100页
    6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87-88页
    6.2 实验方法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RPS11及RPS5与CMV LS2b体外Pulldown实验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RPS11与CMV LS2b体内BIFC实验第91-92页
    6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2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GST和GST-LS2b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GST和GST-LS2b融合蛋白的纯化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RPS11、RPS5蛋白的PCR鉴定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RPS11和RPS5蛋白的诱导表达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RPS11和RPS5蛋白的检测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RPS11及RPS5与CMV LS2b体外Pulldown实验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7 RPS11与CMV LS2b体内BIFC实验第97-100页
第七章 RPS11下调对CMV侵染及病毒积累的影响第100-115页
    7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100-101页
    7.2 实验方法第101-10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构建pTRV2-RPS11基因下调载体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pTRV2-RPS11载体的农杆菌浸润接种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RPS11下调验证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RPS11下调对CMV侵染性RNA积累的影响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5 RPS11下调对CMV侵染及病毒积累的影响第107-109页
    7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9-11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RPS11下调验证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RPS11下调对CMV侵染性RNA积累的影响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RPS11下调对CMV病毒侵染及积累的影响第112-115页
第八章 RPS11下调对CMV LS2b沉默抑制功能的影响第115-122页
    8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115页
    8.2 实验方法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8.2.1 RPS11下调对LS2b沉默抑制的影响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8.2.2 不同沉默抑制子对RPS11下调的响应第116-117页
    8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   8.3.1 RPS11下调对LS2b沉默抑制的影响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8.3.2 不同沉默抑制子对RPS11下调的响应第119-122页
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22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32页
缩略词第132-134页
致谢第134-135页
作者简介第135页

论文共1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花后干旱条件下非顺序衰老小麦的碳氮代谢特征
下一篇: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(PRRSV)非结构蛋白7α(NSP7α)三维结构的解析和其功能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