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13页 |
一、论文选题的背景 | 第7-8页 |
二、内地西藏班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| 第8-10页 |
三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四、研究思路 | 第10-12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六、论文框架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分层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| 第13-22页 |
一、分层教学的内涵 | 第13页 |
二、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8页 |
(一) 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出假说 | 第13-14页 |
(二) "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" | 第14-15页 |
(三) 维果茨基的"最近发展区"理论 | 第15页 |
(四) 布卢姆的"掌握学习"理论 | 第15-16页 |
(五) 巴班斯基的"教学过程最优化"理论 | 第16-17页 |
(六) 加德纳的"多元智能"理论 | 第17页 |
(七) 成功教育理论 | 第17-18页 |
三、研究动态 | 第18-22页 |
(一) 国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(二) 国内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分层教学在内地西藏班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| 第22-26页 |
一、研究问题及目标 | 第22页 |
(一) 课题假设 | 第22页 |
(二) 自变量、因变量和干扰变量 | 第22页 |
二、研究对象 | 第22-23页 |
三、研究过程 | 第23-26页 |
(一) 对备课的分层 | 第23-24页 |
(二) 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| 第24页 |
(三) 对课堂教学的分层 | 第24-25页 |
(四) 对作业的分层 | 第25页 |
(五) 对教学评价的分层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论证 | 第26-42页 |
一、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26-37页 |
(一) 教改班与普通班的分班成绩对比及分析 | 第26-30页 |
(二) 分层一学期后的情况变化表及分析 | 第30-32页 |
(三) 教改班与普通班英语中考成绩对比及分析 | 第32-36页 |
(四) 教改班与普通班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比及分析 | 第36-37页 |
二、对在内地西藏班英语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| 第37-42页 |
(一) 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势 | 第37-38页 |
(二) 实施分层教学的现实障碍 | 第38-39页 |
(三) 实施分层教学应当把握的要素 | 第39-41页 |
(四) 实施分层教学的保障措施 | 第41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4页 |
一、分层教学研究的结论 | 第42页 |
二、分层教学研究对内地西藏班英语教学的启示 | 第42-43页 |
三、论文的局限性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5页 |
附录1 (全体新生刚入学的问卷调查) | 第46-47页 |
附录2 (分层一年之后,对普通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) | 第47-48页 |
附录3 (分层一年之后,对教改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) | 第48-49页 |
附录4 (分层两年之后,对普通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) | 第49-50页 |
附录5 (分层两年之后,对教改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) | 第50-51页 |
附录6 (分层三年之后,对参与分层教学的英语老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) | 第51-52页 |
附录7 班级分层教学课例 | 第52-54页 |
附录8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