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路基、路面工程论文--路面工程论文--路面:按使用材料分论文--沥青路面论文

精表处在沥青路面表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预防性养护的定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-17页
第二章 沥青路面传统预防性养护技术与精表处第17-26页
    2.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2.2 传统预防性养护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填灌缝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微表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雾封层第22页
    2.3 精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功能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适用条件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精表处用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6-42页
    3.1 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的改性机理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固化反应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环氧树脂交联网络的形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沥青在环氧树脂网络中的分布第28-29页
    3.2 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组分优化方案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各组分技术性质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各组分配合比确定第32-37页
    3.3 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储存稳定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黏度及筛上剩余量第39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精表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第42-64页
    4.1 粘结性能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件成型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4.2 固结松散集料性能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评价方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4.3 封水性能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评价方法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渗水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4.4 抗滑性能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试验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评价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试验结果第58-6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精表处对原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影响试验研究第64-73页
    5.1 沥青路面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的机理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机理分析第65页
    5.2 试验方案和评价方法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试验方案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评价方法第66-68页
    5.3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第68-70页
    5.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高温稳定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六章 精表处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第73-84页
    6.1 项目依托工程概况第73-74页
    6.2 施工工艺第74-76页
    6.3 沥青路面精表处技术施工要求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精表处技术施工前准备工作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精表处技术的施工机械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精表处技术施工步骤第78-79页
    6.4 精表处技术路用效果评价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现场试验对比评价法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直观目测表面评价法第82-83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4-86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84-85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8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89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雨天夜间城市立交入口路段识认性评价技术研究
下一篇:不同中心角钢波纹板拱涵力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