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数据通信论文--图像通信、多媒体通信论文

IMS媒体多径中继传输和业务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4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案及目标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IMS媒体传输技术研究目标和相关解决方案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IMS信令体系和互联网业务融合技术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第23-25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25-28页
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第28-52页
    2.1 IMS第28-30页
    2.2 重叠网络第30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重叠网络应用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重叠网络拓扑模型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重叠路由机制第38-40页
    2.3 多径传输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多径传输技术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多径传输协议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负载分发机制第43-46页
    2.4 云计算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云计算技术架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云计算产业发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云计算标准化方面的进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云计算与NGN/IMS融合方面的研究进展第5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3章 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第52-82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52-53页
    3.2 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MPTS-AR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框架概述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应用场景第56-57页
    3.3 功能组件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控制服务器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中继服务器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用户代理第62-64页
    3.4 中继服务控制协议OpenPath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协议概述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OpenPath消息类型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OpenPath消息格式第68-70页
    3.5 SIP系统中多径传输控制的使用场景第70-72页
    3.6 支持媒体多径传输的IMS会话协商管控机制第72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多径传输业务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支持多径传输业务的IMS网络架构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多径传输业务控制功能MPT-SCF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IMS会话协商管控方法第78-81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4章 中继重叠网络拓扑与路径分配算法第82-106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应用层流量优化技术及标准化第84-86页
    4.2 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重叠网络拓扑第86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LTO映射信息服务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继重叠网络的拓扑组织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应用感知和性能探测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性能映射表和PID负载率表第91-93页
    4.3 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方案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ID中继路径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继路径的路径代价评价方法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最优PID中继路径生成算法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IP中继路径生成算法第97-99页
    4.4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99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OMNeT++简介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仿真实验的搭建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01-10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第5章 负载分发机制与多径传输协议第106-140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106-108页
    5.2 MPTS-AR中的负载分发机制第10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用户代理中负载分发机制的功能模型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最早空闲路径优先的可靠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失序可控的实时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第114-120页
    5.3 多径传输协议族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多径传输协议设计原则第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MPTP协议栈结构第120-122页
    5.4 MPTP概要协议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MPTP包类型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MPTP包格式第123-125页
    5.5 MPRTP-AR多径实时传输协议第125-13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MPRTP-AR协议栈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用户代理行为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MPRTP-AR包格式第127-132页
    5.6 MPRTP-AR协议性能仿真与分析第132-13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仿真构建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性能评价第133-139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139-140页
第6章 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第140-164页
    6.1 概述第140-142页
    6.2 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IMSCloud第142-1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体系结构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功能组件和接口第144-14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部署场景和处理流程第147-151页
    6.3 云通知业务第151-15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SIMPLE标准Presence架构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IMSCloud云通知业务第152-155页
    6.4 统一的云接口协议第155-156页
    6.5 云服务的QoS和计费控制第156-16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PCC架构第156-15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云服务的媒体协商第157-15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云服务的计费控制第158-161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61-164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64-168页
    7.1 论文总结第164-165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165-168页
参考文献第168-18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82-18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情况第184-18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标准草案情况第186-188页
致谢第188页

论文共1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功能化生物炭对溶液中重金属的增强吸附研究
下一篇:横向双极电除尘理论与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