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误差流理论(SOV)的机械加工误差诊断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1 绪论 | 第13-26页 |
1.1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提出背景 | 第13-15页 |
1.1.1 机械制造是制造业的基础 | 第13页 |
1.1.2 机械加工及其误差诊断 | 第13-15页 |
1.2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| 第15-22页 |
1.2.1 误差诊断在国外的发展和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误差诊断在国内的发展和现状 | 第17-22页 |
1.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关键点及创新 | 第23-26页 |
2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的理论分析 | 第26-43页 |
2.1 对误差流理论的解释 | 第26页 |
2.2 基础研究介绍 | 第26-35页 |
2.2.1 机械加工及其误差源 | 第26-28页 |
2.2.2 三维坐标检测数据 | 第28-30页 |
2.2.3 标准测量数据的获取 | 第30-34页 |
2.2.4 对加工误差初步诊断的解释 | 第34-35页 |
2.3 依据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 | 第35-36页 |
2.4 MATLAB 语言 | 第36-37页 |
2.5 基于MATLAB 语言的统计控制图 | 第37-43页 |
3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系统总体介绍 | 第43-48页 |
3.1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的依据 | 第43-44页 |
3.2 零件的加工环境与加工过程信息 | 第44页 |
3.3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系统的结构 | 第44-46页 |
3.4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系统研究 | 第46-47页 |
3.5 机械加工误差诊断过程整体分析 | 第47-48页 |
4 机械加工误差的检测与诊断的集成 | 第48-67页 |
4.1 建立加工工艺信息矩阵 | 第48-49页 |
4.2 面向单个零件特征要素的检测与诊断 | 第49-58页 |
4.2.1 对尺寸与角度特征的检测与诊断 | 第49-52页 |
4.2.2 对形位公差的检测与诊断 | 第52-58页 |
4.3 面向多个加工特征的定量相关的误差诊断 | 第58-59页 |
4.4 实现误差诊断与检测的原型系统 | 第59-67页 |
5 应用实例 | 第67-74页 |
5.1 对统计质量控制系统的应用 | 第67-71页 |
5.2 对零件加工误差检测与诊断的应用 | 第71-7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附录A 试样零件图 | 第83-85页 |
附录B 零件的加工工序 | 第85-86页 |
附录C 对角度检测与诊断的结果 | 第86-87页 |
附录D 对角度检测与诊断 | 第87-88页 |
附录E 对角度检测与诊断 | 第88-89页 |
附录F 对同轴度检测与诊断 | 第89-90页 |
附录G 对同轴度检测与诊断 | 第90-91页 |
附录H 对同轴度检测与诊断 | 第91-92页 |
附录I 对同轴度检测与诊断 | 第92-93页 |
附录J 对两直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93-94页 |
附录K 对两直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94-95页 |
附录L 对两直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95-96页 |
附录M 对两直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96-97页 |
附录N 对面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97-98页 |
附录O 对面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98-99页 |
附录P 对面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99-100页 |
附录Q 对面线距离检测与诊断 | 第100-101页 |
附录R 对面与面间距离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1-102页 |
附录S 对面与面间距离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2-103页 |
附录T 对面与面间距离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3-104页 |
附录U 对圆柱度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4-105页 |
附录V 对圆柱度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5-106页 |
附录W 对圆柱度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6-107页 |
附录X 对平行度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7-108页 |
附录Y 对平行度的检测与诊断 | 第108-109页 |
附录Z 对平面度与垂直度的检测 | 第109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1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11-11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2-113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