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论保险诈骗罪的法律适用和立法完善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7-9页
第1章 保险诈骗与保险诈骗罪立法规定第9-13页
    1.1 保险诈骗与保险诈骗罪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保险诈骗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保险诈骗罪第9-10页
    1.2 保险诈骗犯罪的国内外立法比较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港澳台立法规定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立法规定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大陆立法规定第12-13页
第2章 保险诈骗罪的法律适用第13-19页
    2.1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保险诈骗罪的客体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保险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第15-17页
    2.2 保险诈骗罪法律规定的特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保险诈骗犯罪主体范围明确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保险诈骗犯罪行为具体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保险诈骗法定刑幅度大第17-19页
第3章 保险诈骗罪立法存在的问题第19-31页
    3.1 保险诈骗的发展趋势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保险诈骗犯罪的新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保险诈骗犯罪的打击难点第20-22页
    3.2 特殊主体立法弊端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犯罪主体狭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法律规制不平等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定性不合理第23-24页
    3.3 列举式构成要件立法弊端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容易形成立法间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具有对未来行为的适应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规定不够准确第26-27页
    3.4 量刑处罚立法弊端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数罪并罚不合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法定最高刑不合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罚金规定和量刑不合理第28-29页
    3.5 保险诈骗罪立法上的滞后性第29-31页
第4章 保险诈骗罪的立法完善第31-38页
    4.1 关于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从身份犯的机能上论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从犯罪客体与犯罪主体的关系上论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从与其他金融诈骗犯罪及法律规范比较上论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从与国外通行立法比较上论证第33页
    4.2 关于罪状规定的立法完善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概括式规定的引入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概括式规定的必要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概括式规定的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 4.3 关于量刑处罚的立法完善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删除数罪并罚规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适度提高法定最高刑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细化保险诈骗罪的罚金和量刑标准第36-38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38-4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38页
    5.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38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研究
下一篇:论合同诈骗罪“非法占有目的”司法认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