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LNA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1.2 DLNA的发展状况 | 第12-14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UPnP及DLNA | 第16-30页 |
| 2.1 UPnP协议 | 第16-22页 |
| 2.1.1 寻址 | 第17页 |
| 2.1.2 发现 | 第17-18页 |
| 2.1.3 描述 | 第18-19页 |
| 2.1.4 控制 | 第19-20页 |
| 2.1.5 事件 | 第20-22页 |
| 2.1.6 展现 | 第22页 |
| 2.2 UPnP AV架构 | 第22-24页 |
| 2.2.1 媒体服务器 | 第23页 |
| 2.2.2 媒体渲染器 | 第23-24页 |
| 2.2.3 控制点 | 第24页 |
| 2.3 DLNA简述 | 第24-25页 |
| 2.4 DLNA互操作架构 | 第25-29页 |
| 2.4.1 网络连接和网络协议 | 第26-27页 |
| 2.4.2 设备发现和控制 | 第27页 |
| 2.4.3 媒体管理 | 第27-28页 |
| 2.4.4 媒体格式 | 第28页 |
| 2.4.5 媒体传输 | 第28-29页 |
| 2.4.6 远程用户界面 | 第29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DLNA服务器的系统架构 | 第30-38页 |
| 3.1 DLNA服务器系统结构 | 第30-33页 |
| 3.1.1 体系架构 | 第31-32页 |
| 3.1.2 模块关系结构 | 第32-33页 |
| 3.2 文件系统 | 第33-34页 |
| 3.2.1 文件索引模块 | 第33-34页 |
| 3.2.2 内容目录模块 | 第34页 |
| 3.3 流媒体传输系统 | 第34-36页 |
| 3.3.1 动态线程池模块 | 第35页 |
| 3.3.2 AV传输模块 | 第35-36页 |
| 3.3.3 HTTP解析模块 | 第36页 |
| 3.3.4 连接管理模块 | 第36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| 第4章 DLNA服务器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38-74页 |
| 4.1 设备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38-40页 |
| 4.2 文件索引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40-47页 |
| 4.2.1 媒体文件的组织 | 第40-42页 |
| 4.2.2 文件索引模块的实现 | 第42-47页 |
| 4.3 内容目录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47-53页 |
| 4.4 连接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53-55页 |
| 4.5 动态线程池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55-65页 |
| 4.5.1 多线程并发处理方法 | 第55-58页 |
| 4.5.2 动态线程池的实现 | 第58-65页 |
| 4.6 AV传输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65-71页 |
| 4.6.1 HTTP传输协议 | 第65-68页 |
| 4.6.2 AV传输的实现 | 第68-71页 |
| 4.7 HTTP解析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71-73页 |
| 4.8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5章 DLNA服务器的测试 | 第74-86页 |
| 5.1 标准符合度测试 | 第74-75页 |
| 5.1.1 测试工具及测试环境 | 第74-75页 |
| 5.1.2 标准符合度测试结果 | 第75页 |
| 5.2 功能测试 | 第75-83页 |
| 5.2.1 测试工具及测试环境 | 第76页 |
| 5.2.2 文件系统测试结果 | 第76-79页 |
| 5.2.3 流媒体传输系统测试结果 | 第79-83页 |
| 5.3 性能测试 | 第83-85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| 第6章 结束语 | 第86-88页 |
| 6.1 工作成果 | 第86页 |
| 6.2 下一步展望 | 第86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