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信息化、网络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| 第9-10页 |
1.1.2 新课程改革高度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| 第10-11页 |
1.1.3 传统型化学教育模式为顺应时代发展亟待改革 | 第11页 |
1.2 问题提出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的现状、目标及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3.1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| 第12-14页 |
1.3.1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1.3.3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 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研究 | 第16-28页 |
2.1 “问题”简析 | 第16-17页 |
2.1.1 “问题”的含义 | 第16-17页 |
2.1.2 问题的类型 | 第17页 |
2.2 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的内涵 | 第17-19页 |
2.2.1 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的定义 | 第17-19页 |
2.2.2 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的特点 | 第19页 |
2.3 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3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.2 信息加工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4 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的作用 | 第21-24页 |
2.5 网络环境与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 ) | 第24-28页 |
2.5.1 网络环境下PBL 的类型 | 第24-25页 |
2.5.2 网络环境下PBL 的诸多优势 | 第25-26页 |
2.5.3 网络环境下PBL 的基本流程 | 第26-28页 |
3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| 第28-93页 |
3.1 网络环境下PBL 化学学习的设计 | 第28-55页 |
3.1.1 设计的理论依据 | 第28-32页 |
3.1.1.1 指导网络教学设计的一些心理学理论 | 第28-31页 |
3.1.1.2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设计 | 第31页 |
3.1.1.3 化学学习的基本特点 | 第31-32页 |
3.1.2 学习环境的设计 | 第32-38页 |
3.1.2.1 “学习环境”内涵的解析 | 第32-33页 |
3.1.2.2 网络环境下PBL 化学学习环境的要素及其设计 | 第33-38页 |
3.1.3 学习活动的设计 | 第38页 |
3.1.4 “PBL 化学专题学习网站”的设计与制作 | 第38-55页 |
3.1.4.1 技术环境 | 第39-40页 |
3.1.4.2 开发流程 | 第40页 |
3.1.4.3 结构框架及内容组织 | 第40-44页 |
3.1.4.4 界面设计 | 第44-47页 |
3.1.4.5 具体设计实例 | 第47-55页 |
3.2 研究过程 | 第55-73页 |
3.2.1 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 | 第55-56页 |
3.2.2 前期准备工作 | 第56-57页 |
3.2.2.1 确定被试 | 第56页 |
3.2.2.2 被试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学习特性调查 | 第56页 |
3.2.2.3 教学设计与学习平台建设 | 第56-57页 |
3.2.3 教学案例实施 | 第57-73页 |
3.2.3.1 第一阶段行动 | 第57-63页 |
3.2.3.2 第二阶段行动 | 第63-69页 |
3.2.3.3 第三阶段行动 | 第69-73页 |
3.2.4 行动研究过程小结 | 第73页 |
3.3 研究结果评析 | 第73-89页 |
3.3.1 学生课堂学习过程评析 | 第74-80页 |
3.3.1.1 学习过程结果统计 | 第75-79页 |
3.3.1.2 学习过程结果评析 | 第79-80页 |
3.3.2 学习效果评析 | 第80-89页 |
3.3.2.1 学习效果结果统计 | 第81-88页 |
3.3.2.2 学习效果结果评析 | 第88-89页 |
3.4 研究结论 | 第89-91页 |
3.4.1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(PBL)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是较为有效的 | 第89-90页 |
3.4.2 应用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学习设计基础上 | 第90-91页 |
3.5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发展展望 | 第91-93页 |
3.5.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91-92页 |
3.5.2 后续发展展望 | 第92-93页 |
4 参考文献 | 第93-96页 |
5 附录 | 第96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