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区域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2.1 产业发展的主要理论 | 第16-20页 |
2.1.1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1.2 循环经济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3 产业链发展理论 | 第18页 |
2.1.4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5 产业转移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 工业园区发展理论和模式 | 第20-22页 |
2.2.1 工业园区发展理论 | 第20页 |
2.2.2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石河子开发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| 第22-36页 |
3.1 外部环境 | 第22-31页 |
3.1.1 资源环境 | 第22-25页 |
3.1.2 社会经济环境 | 第25-29页 |
3.1.3 政策环境 | 第29-31页 |
3.2 内部环境 | 第31-34页 |
3.2.1 石河子开发区基本情况 | 第31页 |
3.2.2 石河子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| 第31-33页 |
3.2.3 石河子开发区内部发展环境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石河子开发区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石河子开发区产业布局和选择 | 第36-45页 |
4.1 指导思想、发展思路和空间布局 | 第36-37页 |
4.2 重点产业选择 | 第37-45页 |
4.2.1 纺织产业 | 第37-38页 |
4.2.2 绿色食品产业 | 第38-39页 |
4.2.3 化工产业 | 第39-41页 |
4.2.4 先进装备制造业 | 第41-42页 |
4.2.5 新材料产业 | 第42-43页 |
4.2.6 现代服务业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石河子开发区重点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| 第45-51页 |
5.1 循环经济模式 | 第45-46页 |
5.1.1 天业集团的循环经济 | 第45-46页 |
5.1.2 发展循环经济,实现可持续发展 | 第46页 |
5.2 产业链发展模式 | 第46-48页 |
5.2.1 石河子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产业链 | 第46-47页 |
5.2.2 发挥好现有产业基础,延伸产业链 | 第47-48页 |
5.3 产业集群模式 | 第48-49页 |
5.3.1 石河子开发区棉纺织产业产业集群 | 第48-49页 |
5.3.2 发展产业集群,提高区域竞争力 | 第49页 |
5.4 大企业带动模式 | 第49-51页 |
5.4.1 石河子开发区大项目引进情况 | 第49-50页 |
5.4.2 引进大项目,带动经济发展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石河子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| 第51-56页 |
6.1 师市层面的措施 | 第51-52页 |
6.1.1 做好师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布局 | 第51页 |
6.1.2 为项目提供资源配套和市场支持 | 第51页 |
6.1.3 鼓励推动技术创新 | 第51页 |
6.1.4 创造良好的城市软环境 | 第51-52页 |
6.2 开发区管委会层面的措施 | 第52-54页 |
6.2.1 招商选资,提高引进项目质量 | 第52页 |
6.2.2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2-53页 |
6.2.3 搭建融资平台,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| 第53页 |
6.2.4 强化服务功能,增强为投资商服务的能力 | 第53页 |
6.2.5 建立人才服务体系,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| 第53-54页 |
6.2.6 制定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| 第54页 |
6.3 企业层面的措施 | 第54-56页 |
6.3.1 做好项目投资规划 | 第54页 |
6.3.2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| 第54-5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-62页 |
附件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