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--水资源开发论文--水利资源的管理、保护与改造论文

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论文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 1.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资源利用率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-16页
第2章 理论基础和水资源配置理论框架第16-24页
    2.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第18-19页
    2.3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区域经济系统动态协同路径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区域社会空间差异协同网络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扩充协同机制第21-22页
    2.4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资源配置分析框架第22-2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第24-36页
    3.1 京津冀区域概况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然地理概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3.2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3.3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利用率分析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资源利用率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资源利用率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4章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模型构建第36-52页
    4.1 建模方法的选择及模型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水资源配置模型的选择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系统动力学研究过程及步骤第36-37页
    4.2 系统范围与指标体系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系统范围的界定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9-41页
    4.3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的因果关系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型子系统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4.4 仿真模型系统的构建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水资源供需动态均衡模型系统动力学流图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参数表第49-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的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第52-66页
    5.1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的SD模型调试方案设计第52-54页
    5.2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模型调试方案运行结果第54-63页
    5.3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方案对比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的供需预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最优方案的选择第64页
    5.4 京津冀水资源配置利用的政策建议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建立京津冀水资源补偿机制第6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结论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附录第71-7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研发项目群人员胜任力要素联动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
下一篇: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