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21页 |
1.2.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2 审计职业判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2.3 小结 | 第21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| 第21-2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3.2 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3.3 技术路线图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6-29页 |
2.1 利益相关理论 | 第26页 |
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3 博弈论 | 第27-28页 |
2.4 效用理论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我国CPA职业判断应用现状 | 第29-48页 |
3.1 职业判断及其衡量标准 | 第29-30页 |
3.2 非标审计意见中职业判断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3 上市公司舞弊案件与审计意见对比职业判断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4 会计事务所被处罚案件中职业判断分析 | 第35-41页 |
3.5 审计失败案例原因分析职业判断的应用 | 第41-46页 |
3.5.1 审计程序判断不当 | 第42-44页 |
3.5.2 职业判断道德缺失 | 第44-45页 |
3.5.3 其他原因判断不当 | 第45-46页 |
3.6 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4章 天丰节能审计中CPA职业判断分析 | 第48-67页 |
4.1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| 第48-54页 |
4.1.1 选择本案例的理由 | 第48-50页 |
4.1.2 审计客体基本情况介绍 | 第50-51页 |
4.1.3 审计主体基本情况介绍 | 第51-54页 |
4.2 天丰节能财务舞弊分析 | 第54-61页 |
4.2.1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| 第54-55页 |
4.2.2 公司财务舞弊手段 | 第55-60页 |
4.2.3 公司财务舞弊原因 | 第60-61页 |
4.3 利安达事务所及其CPA误判原因分析 | 第61-66页 |
4.3.1 内外部环境影响职业判断 | 第61-62页 |
4.3.2 事务所项目组职业误判 | 第62-63页 |
4.3.3 CPA自身职业误判 | 第63-66页 |
4.4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基于天丰节能审计失败的CPA职业判断合理应用策略 | 第67-87页 |
5.1 明确职业判断在制度法规层面的规定性分析 | 第67-77页 |
5.1.1 会计业务相关职业判断的规范 | 第67-71页 |
5.1.2 审计业务相关职业判断的规范 | 第71-75页 |
5.1.3 小结 | 第75-77页 |
5.2 明确CPA职业判断在审计流程中的应用分析 | 第77-80页 |
5.2.1 天丰节能审计中应循的职业判断流程 | 第77-79页 |
5.2.2 需要重点职业判断的审计领域 | 第79-80页 |
5.3 净化审计环境提高CPA职业判断水平 | 第80-81页 |
5.3.1 净化CPA职业判断法律环境 | 第80页 |
5.3.2 净化CPA职业判断社会环境 | 第80-81页 |
5.3.3 净化CPA职业判断的博弈环境 | 第81页 |
5.4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指导监管提升CPA职业判断水平 | 第81-84页 |
5.4.1 建立良好的职业判断控制体系 | 第82页 |
5.4.2 执业过程中有效执行职业判断 | 第82-83页 |
5.4.3 加强对CPA职业判断监督 | 第83-84页 |
5.5 CPA自身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 | 第84-87页 |
5.5.1 加强CPA职业道德 | 第84页 |
5.5.2 确保CPA职业判断独立性 | 第84页 |
5.5.3 培养CPA职业怀疑和谨慎态度 | 第84-85页 |
5.5.4 提升CPA职业判断能力 | 第85-86页 |
5.5.5 完善专家判断和群体决策 | 第86-8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