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化学学因生非智力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
| 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1 绪论 | 第12-20页 |
| 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| 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| 1.4.1 研究目的 | 第18-19页 |
| 1.4.2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2 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概述 | 第20-23页 |
| 2.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| 2.2 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| 2.2.1 具有意向作用 | 第21页 |
| 2.2.2 习得性 | 第21-22页 |
| 2.2.3 不稳定性 | 第22页 |
| 2.3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| 2.3.1 推动作用 | 第22页 |
| 2.3.2 维持和调节作用 | 第22页 |
| 2.3.3 定向和弥补作用 | 第22-23页 |
| 3 初中化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调查分析 | 第23-39页 |
| 3.1 问卷调查设计 | 第23-24页 |
| 3.1.1 调查的目的 | 第23页 |
| 3.1.2 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23页 |
| 3.1.3 问卷调查的编制 | 第23-24页 |
| 3.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4页 |
| 3.3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4-39页 |
| 3.3.1 兴趣调查 | 第24-27页 |
| 3.3.2 动机调查 | 第27-29页 |
| 3.3.3 意志调查 | 第29-33页 |
| 3.3.4 情感调查 | 第33-39页 |
| 4 初中化学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改善对策 | 第39-57页 |
| 4.1. 兴趣障碍诊治对策 | 第39-43页 |
| 4.1.1 创设生动化学课堂 | 第39-40页 |
| 4.1.2 开辟课外探究实验 | 第40-43页 |
| 4.2 动机障碍诊治对策 | 第43-47页 |
| 4.2.1 树立化学学习信心 | 第43页 |
| 4.2.2 巧用教育归因理论 | 第43-45页 |
| 4.2.3 设置适当学习目标 | 第45-47页 |
| 4.2.4 延迟满足学业成就感 | 第47页 |
| 4.3 意志障碍诊治对策 | 第47-51页 |
| 4.3.1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| 第48-49页 |
| 4.3.2 改变自我意象 | 第49-50页 |
| 4.3.3 找准化学学习标杆 | 第50-51页 |
| 4.4 情感障碍诊治对策 | 第51-57页 |
| 4.4.1 建立融洽家庭关系 | 第51-52页 |
| 4.4.2 建立融洽师生情感 | 第52-54页 |
| 4.4.3 调控自我发展的情绪 | 第54-57页 |
| 5 结论与反思 | 第57-61页 |
| 5.1 研究结果 | 第57-59页 |
| 5.1.1 实验对象访谈总结 | 第57-58页 |
| 5.1.2 实验对象前后化学成绩对比 | 第58-59页 |
| 5.2 结果分析 | 第59页 |
| 5.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| 附录1 | 第63-66页 |
| 附录2 | 第66-68页 |
| 附录3 | 第68-69页 |
| 附录4 | 第69-70页 |
| 附录5 | 第70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