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时间同步算法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符号对照表第12-14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4-1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8-32页
    1.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重要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挑战第19页
    1.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分组同步与脉冲同步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耦合同步与非耦合同步第20-21页
    1.3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研究进展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采用分层架构的主从同步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依赖参考节点的半分布式同步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信息扩散的半分布式同步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分布式时间同步第26-28页
    1.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第30-32页
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基础理论第32-40页
    2.1 时间同步的基本概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同步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时间同步与时钟同步第33页
    2.2 时钟模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传感器的时钟系统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硬件时钟模型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软件时钟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同步条件第35-36页
    2.3 网络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2.4 消息延迟模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消息延迟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消息延迟的减小与排除第38-3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三章 广播同步算法第40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0-41页
    3.2 广播同步算法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相位同步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广播相位同步算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频率同步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广播频率同步算法描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性能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实验仿真与验证第46-48页
    3.3 多广播同步算法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广播同步算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性能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仿真和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四章 Gossip同步算法第56-7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单Gossip同步算法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Gossip算法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构造生成树算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单Gossip同步算法第59-60页
    4.3 多Gossip同步算法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边染色算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Gossip同步算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Gossip同步算法对随机延迟的处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性能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4.4 增强型Gossip算法第65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理想情况下的增强型Gossip同步算法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有随机延迟和信道衰落的增强型Gossip算法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性能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实验仿真第70-7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五章 非线性Gossip同步算法第74-8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4页
    5.2 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第74-75页
    5.3 非线性单Gossip同步算法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非线性单Gossip同步算法---类型I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非线性单Gossip同步算法---类型II第77-79页
    5.4 非线性多Gossip同步算法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非线性多Gossip同步算法---类型I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非线性多Gossip同步算法---类型II第81-83页
    5.5 讨论第83页
    5.6 实验仿真第83-85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6-90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86-87页
    6.2 前景展望第87-90页
致谢第90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100页
作者简介第100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经穴多频阻抗测试系统设计、建模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Au纳米颗粒光学特性及粒径浓度消光法测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