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导论 | 第9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与评价 | 第10-15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文献综合评述 | 第14-15页 |
1.3 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3.1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3.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6-18页 |
2 我国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结构基本特征 | 第18-29页 |
2.1 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的总体运行状况 | 第18-22页 |
2.2 我国国家收支的主要项目分析 | 第22-26页 |
2.2.1 经常项目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2.2 资本与金融项目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 我国国际收支发展回顾及未来趋势分析 | 第26-29页 |
3 我国国际收支“双顺差”负效应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1 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2 国际收支顺差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 | 第30页 |
3.3 国际收支顺差对政策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4 国际收支顺差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5 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储备资产的风险 | 第32-33页 |
4 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6页 |
4.1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国内因素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2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2.1 全球分工使中国成为加工的区域中心 | 第34页 |
4.2.2 国际投资资本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| 第34-36页 |
5 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对策 | 第36-44页 |
5.1 协调运用财政、货币政策改善国际收支 | 第36-37页 |
5.1.1 财政政策 | 第36-37页 |
5.1.2 货币政策 | 第37页 |
5.2 调整对外经济政策 | 第37-39页 |
5.3 提高外资的利用质量与效益 | 第39-40页 |
5.4 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| 第40-42页 |
5.5 积极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