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3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 赏识教育在班级授课制教学条件下的运用 | 第10-11页 |
2. 赏识教育在各类学校及受教育群体中的运用 | 第11页 |
3. 赏识教育在个性化教学中实施的特殊意义 | 第11页 |
4. 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| 第11-12页 |
(三)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 研究的目的 | 第12页 |
2. 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3. 研究的方法 | 第12-13页 |
二、关于个性化教学 | 第13-17页 |
(一)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3页 |
(二) 个性化教学介绍 | 第13-17页 |
1. 个性化教学机构出现的背景及原因 | 第13-14页 |
2. 个性化教学的组织形式 | 第14-16页 |
3. 当今时代个性化教学的发展现状 | 第16-17页 |
三、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(一) 人本理论与赏识教育 | 第17页 |
(二) 强化理论与赏识教育 | 第17-18页 |
(三) 归因理论与赏识教育 | 第18页 |
(四) 需要理论与赏识教育 | 第18-19页 |
(五)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赏识教育 | 第19-20页 |
四、案例分析 | 第20-25页 |
(一) 背景介绍 | 第20页 |
(二) 赏识教育中的具体的教学 | 第20-25页 |
五、现今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9页 |
(一) 追求分数忽视对学生的赏识鼓励 | 第25页 |
(二) 家长不能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| 第25-26页 |
(三) 个性化教育机构注重经济效益忽略学生人格发展 | 第26-27页 |
(四) 某些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和素养有待提高 | 第27-29页 |
六、个性化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| 第29-34页 |
(一) 个性化与赏识教育的关系探析 | 第29-30页 |
(二) 个性化教学下赏识教育的优越性 | 第30-31页 |
1.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| 第30页 |
2. 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家长满意度 | 第30页 |
3.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| 第30-31页 |
(三) 改变教师的工作理念提升教师的整体质量 | 第31-32页 |
(四) 扩充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| 第32页 |
(五) 淡化“唯分数”论观念优化评价体系 | 第32-34页 |
七、个性化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方法 | 第34-37页 |
(一)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| 第34页 |
(二) 对学生的赏识及时细微 | 第34-35页 |
(三) 实事求是地赏识 | 第35页 |
(四)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| 第35-36页 |
(五) 及时与家长和学习管理师沟通反馈 | 第36-37页 |
八、结语 | 第37-38页 |
注释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