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--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--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

多孔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构造第10-11页
    1.2 传统纳米碳负极材料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碳材料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碳材料的孔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生物质材料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沥青基碳纤维和泡沫第14页
    1.3 新型纳米碳材料概述第14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碳纳米管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富勒烯C60(Buckminsterfullerene)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模板微孔碳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模板介孔碳第18-23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选题及研究思路第23-24页
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5页
    2.2 表征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电化学测量技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循环伏安(CV)、阻抗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充放电测试第26-27页
第三章 空气膨化法制备新型碳气凝胶第27-42页
    3.1 新型碳气凝胶的制备第28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2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热重分析仪测试(TG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扫描电镜、透射电镜(SEM、TEM)表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X-射线衍射仪测试(XRD)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拉曼光谱测试(Raman spectra)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氮气(77.3K)/二氧化碳(273K)吸脱附测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循环伏安测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阻抗测试第40-4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高性能多孔碳材料的合成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第42-5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聚多巴胺微球的合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聚多巴胺的活化第43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热重分析仪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图谱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氮气吸脱附测试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X-射线衍射仪(XRD)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拉曼光谱(Raman spectra)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循环伏安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1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全文总结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汶马高速公路千枚岩板岩隧道瓦斯溢出机理及预测研究
下一篇:H2O与NaCl-H2O体系Raman光谱性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