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监狱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的法律保护
| 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8-14页 |
| 一、选题意义 | 第8-10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2-14页 |
| 第一章 通信自由权的解读 | 第14-22页 |
| 一、通信自由权的内涵 | 第14-16页 |
| (一)通信的范围 | 第14-15页 |
| (二)通信自由权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二、通信自由权的性质 | 第16-17页 |
| (一)通信自由具有表达自由的性质 | 第16-17页 |
| (二)通信秘密具有隐私权的性质 | 第17页 |
| 三、通信自由权的限制 | 第17-22页 |
| (一)限制主体 | 第18-20页 |
| (二)限制理由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监狱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法律保护的依据 | 第22-30页 |
| 一、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 | 第22-24页 |
| (一)服刑人员权利保护历史发展悠久 | 第22-23页 |
| (二)通信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| 第23-24页 |
| 二、保护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的法律依据 | 第24-26页 |
| (一)通信自由权一直受我国宪法保护 | 第24-25页 |
| (二)我国法律保护服刑人员的通信自由权 | 第25-26页 |
| 三、保护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的现实依据 | 第26-30页 |
| (一)改造和教育服刑人员的需要 | 第26-27页 |
| (二)约束监狱管理人员的需要 | 第27-28页 |
| (三)顺应国际保护潮流的需要 | 第28-30页 |
| 第三章 监狱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| 第30-40页 |
| 一、《监狱法》规定的合宪性问题 | 第30-33页 |
| (一)限制主体:《监狱法》与《宪法》不冲突 | 第30-32页 |
| (二)限制理由:《监狱法》与《宪法》冲突 | 第32-33页 |
| 二、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保护的立法不足 | 第33-37页 |
| (一)法律未明确保护服刑人员与其律师的通信 | 第33-34页 |
| (二)法律未规制服刑人员的新型通信方式 | 第34-37页 |
| 三、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保护的监督乏力 | 第37-40页 |
| (一)外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| 第37-38页 |
| (二)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法律保护的完善途径 | 第40-48页 |
| 一、依宪立法保护服刑人员的通信自由权 | 第40-42页 |
| (一)以宪法为基础完善立法 | 第40-41页 |
| (二)应用法律解释权来补充法律 | 第41-42页 |
| 二、依宪解释保护服刑人员的通信自由权 | 第42-44页 |
| (一)依宪解释的内涵 | 第42-43页 |
| (二)应用依宪解释解决法律缺陷 | 第43-44页 |
| 三、加强对监狱保护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的执法监督 | 第44-46页 |
| (一)改善检察院的监督 | 第44-45页 |
| (二)推进执法监督的多元化 | 第45-46页 |
| 四、提升保护服刑人员通信自由权的意识 | 第46-48页 |
| (一)强化监狱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 | 第46-47页 |
| (二)增强服刑人员自身的权利意识 | 第47-48页 |
| 结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