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7-8页 |
1.3 相关学术成果评述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对象 | 第9-10页 |
1.5 研究的可行性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社会性别理论与现代女性时尚杂志 | 第11-18页 |
2.1 社会性别理论的范畴 | 第11-15页 |
2.1.1 社会性别理论的确立 | 第11-12页 |
2.1.2 社会性别理论的演进 | 第12页 |
2.1.3 社会性别理论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2.1.4 基于性别理论的两性特质 | 第13-14页 |
2.1.5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| 第14-15页 |
2.2 现代女性时尚杂志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2.1 内涵与特点 | 第15页 |
2.2.2 社会性别理论对女性杂志设计的指导意义 | 第15-16页 |
2.3 国内女性时尚杂志设计的现状分析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从设计史中探寻女性时尚杂志设计新风格 | 第18-24页 |
3.1 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探析设计史中两性特质的历史演变 | 第18-22页 |
3.1.1 具有女性特质的风格 | 第18-20页 |
3.1.2 具有男性特质的风格 | 第20-22页 |
3.2 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探析设计史中的“反两性气质” | 第22-24页 |
第四章 社会性别理论视域下国内女性时尚杂志设计分析——以《女友》杂志为例 | 第24-39页 |
4.1 《女友》杂志概述 | 第24页 |
4.2 《女友》杂志设计形式分析 | 第24-39页 |
4.2.1 被建构的女性:封面设计的视觉隐喻 | 第25-30页 |
4.2.2 文本与版式设计:女性身份的符号化 | 第30-32页 |
4.2.3 视觉“互文”:杂志插图设计分析 | 第32-39页 |
第五章 基于性别特质融合的中国当代女性时尚杂志设计新趋势 | 第39-43页 |
5.1“身体”与“时尚”:个性化表征 | 第39-41页 |
5.2“消费主义”与“漂亮主义”合谋:视觉呈现的多元化 | 第41-4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