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.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4 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4.1 作业成本法 | 第14页 |
1.4.2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 | 第14-15页 |
1.4.3 ABC与LCC对比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文献综述 | 第16-20页 |
2.1 国外环境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| 第16-17页 |
2.2 国内环境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| 第17-20页 |
3.环境成本会计理论构建 | 第20-27页 |
3.1 环境成本理论依据 | 第20-21页 |
3.1.1 外部性理论 | 第20页 |
3.1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0-21页 |
3.1.3 环境价值理论 | 第21页 |
3.2 基于LCC的作业成本法环境成本理论体系构建 | 第21-27页 |
3.2.1 生命周期环境阶段及成本认定 | 第22-23页 |
3.2.2 环境成本分配 | 第23-25页 |
3.2.3 环境成本核算分析体系 | 第25-27页 |
4.FH公司环境成本会计构建 | 第27-52页 |
4.1 FH公司环境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| 第27-30页 |
4.1.1 FH公司简介 | 第27-28页 |
4.1.2 FH公司环境成本核算项目 | 第28-29页 |
4.1.3 核算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4.2 引入ABC与LCC的必要性 | 第30-31页 |
4.3 ABC环境成本核算模块构建 | 第31-43页 |
4.3.1 主要生产作业流程 | 第31页 |
4.3.2 确定环境成本相关的资源及发生额 | 第31-35页 |
4.3.3 划分作业并建立作业中心 | 第35-37页 |
4.3.4 分析资源动因 | 第37-39页 |
4.3.5 环境成本资源分配情况 | 第39-40页 |
4.3.6 辅助生产作业中心分配 | 第40-42页 |
4.3.7 作业中心向产品分配 | 第42-43页 |
4.4 各产成品的环境成本 | 第43-45页 |
4.4.1 作业成本下各产品环境成本 | 第43-44页 |
4.4.2 现行核算方法下产品环境成本 | 第44页 |
4.4.3 作业成本法与现行核算方法结果对比 | 第44-45页 |
4.5 环境成本构成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5.1 环境设计预防成本分析 | 第46页 |
4.5.2 生产维护环境成本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5.3 环境清理恢复成本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5.4 环境损失补偿成本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6 基于ABC与LCC结合方法下的环境成本相关指标体系 | 第49-5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5.建议 | 第52-54页 |
5.1 建立高效集成信息系统 | 第52页 |
5.2 培养吸收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| 第52页 |
5.3 改进现有流程、减少不增值作业 | 第52页 |
5.4 建立环境成本相关考核体系 | 第52-54页 |
6.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| 第54-56页 |
6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2 局限性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