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1.1 外来生物入侵 | 第11-12页 |
1.1.1 外来植物入侵 | 第11-12页 |
1.1.2 外来入侵植物繁殖特性 | 第12页 |
1.2 大气CO_2含量与外来植物入侵 | 第12-13页 |
1.2.1 大气CO_2浓度变化 | 第12-13页 |
1.2.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 | 第13页 |
1.3 化感作用与化感物质 | 第13-15页 |
1.3.1 化感物质 | 第13页 |
1.3.2 外来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 | 第13-15页 |
1.4 凋落物分解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不同CO_2浓度下瘤突苍耳和本地植物叶和根凋落物理化性质的差异 | 第18-31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1.1 实验设施概况 | 第18-19页 |
2.1.2 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2.1.3 实验设计 | 第19页 |
2.1.4 叶片和根系凋落物的收集 | 第19-20页 |
2.1.5 叶片和根系凋落物理化指标测定 | 第20页 |
2.1.6 数据分析 | 第20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9页 |
2.2.1 不同CO_2浓度下瘤突苍耳和本地植物叶片凋落物理化性质的差异 | 第21-26页 |
2.2.2 不同CO_2浓度下瘤突苍耳和本地植物根凋落物理化性质差异 | 第26-29页 |
2.3 讨论与结论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不同CO_2浓度下瘤突苍耳和本地植物凋落叶对四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1-40页 |
3.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31页 |
3.1.2 实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1.3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2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9页 |
3.2.1 不同CO_2浓度下生长的三种植物凋落叶浸提液对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3.2.2 不同CO_2浓度下生长的三种植物凋落叶浸提液对金盏银盘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2.3 不同CO_2浓度下生长的三种植物凋落叶浸提液对瘤突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2.4 不同CO_2浓度下生长的三种植物凋落叶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2.5 四种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对不同CO_2浓度下生长的三种植物凋落叶浸提液敏感性的差异 | 第38-39页 |
3.3 讨论与结论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不同CO_2浓度下瘤突苍耳和本地植物叶片和根系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差异 | 第40-50页 |
4.1 材料和方法 | 第40-41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40页 |
4.1.2 实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4.1.3 数据分析 | 第41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8页 |
4.2.1 根系凋落物分解速率 | 第41-42页 |
4.2.2 叶片凋落物分解速率 | 第42-48页 |
4.3 讨论与结论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