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1-16页 |
(一)教师职业困境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(二)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2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3.对以往研究的简单评价 | 第13-14页 |
(四)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3.研究对象 | 第14-15页 |
(五)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一、教师职业困境概述 | 第16-19页 |
(一)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1.困境 | 第16页 |
2.教师 | 第16页 |
3.职业 | 第16页 |
4.教师职业困境 | 第16-17页 |
(二)教师职业困境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1.行政管理与教育管理相关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双因素激励理论 | 第18-19页 |
二、石家庄市小学教师职业困境现状 | 第19-34页 |
(一)小学教师职业访谈调查 | 第19-22页 |
1.访谈调查对象 | 第19页 |
2.访谈设计 | 第19-21页 |
3.访谈结果分析 | 第21-22页 |
(二)关于石家庄市小学教师职业困境问卷调查 | 第22-24页 |
1.样本布置 | 第22页 |
2.调查目的 | 第22页 |
3.调查方法 | 第22-24页 |
(三)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归纳分析 | 第24-34页 |
1.工作量超负荷 | 第24-26页 |
2.教育管理难 | 第26-29页 |
3.职业发展上升通道狭窄 | 第29-30页 |
4.科研动力不足 | 第30-34页 |
三、小学教师职业困境原因分析 | 第34-41页 |
(一)行政管理部门体制机制不健全 | 第34-38页 |
1.职称评价机制不完善 | 第34-35页 |
2.职称等级评价机制导向走偏 | 第35-36页 |
3.工资结构不合理 | 第36页 |
4.师生配比超标,教师编制不足 | 第36-37页 |
5.缺乏有效的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机制 | 第37-38页 |
(二)教育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8-39页 |
1.惩戒和体罚没有界定 | 第38-39页 |
2.对小学教师的权益保护不够 | 第39页 |
(三)社会舆论和网络媒体教师负面报道多 | 第39-41页 |
四、国外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困境的经验和启示 | 第41-44页 |
(一)国外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困境的经验 | 第41-42页 |
1.待遇较优厚 | 第41页 |
2.工作负担小 | 第41页 |
3.社会地位高 | 第41-42页 |
4.重视教师权益的保护 | 第42页 |
(二)国外解决教师职业困境的启示 | 第42-44页 |
1.提高教师待遇,取消职称名额限制 | 第42页 |
2.减轻教师负担,统筹地方编制 | 第42页 |
3.提升教师社会地位,加强文化引导 | 第42-43页 |
4.加强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,健全教师权益保障体系 | 第43-44页 |
五、对政府改善教师职业困境的对策建议 | 第44-51页 |
(一)改善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环境和条件 | 第44-46页 |
1.政府要把尊师重教作为推进教育发展的根本理念 | 第44页 |
2.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| 第44-45页 |
3.进一步改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环境 | 第45-46页 |
(二)建立健全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| 第46-48页 |
1.完善职称评价机制,建立一套完整职称评价体系 | 第46页 |
2.提高教龄补贴在工资中的比重,工资与物价水平同步增长 | 第46-47页 |
3.赋予教师更多教学自主权,促进创造性教学 | 第47页 |
4.建立一套与家长和学生有效沟通的机制 | 第47-48页 |
(三)健全法律法规,保障教师权益 | 第48-50页 |
1.健全对教师权益的保护 | 第48-49页 |
2.界定惩戒与体罚 | 第49-50页 |
(四)营造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8页 |
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