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1 新课标对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新要求 | 第9页 |
1.1.2 当前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1.1.3 学习支架有助于概念学习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8页 |
1.2.1 概念教与学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学习支架研究与应用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 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4.1 理论意义 | 第18页 |
1.4.2 实践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6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9页 |
1.6.2 调查法 | 第19页 |
1.6.3 教育统计法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理论综述 | 第20-24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1 生物学重要概念 | 第20页 |
2.1.2 学习支架 | 第20-21页 |
2.1.3 概念学习 | 第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2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22页 |
2.2.3 支架式教学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支架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4-33页 |
3.1 调查目的 | 第24页 |
3.2 调查对象 | 第24页 |
3.3 调查方法 | 第24页 |
3.4 调查设计 | 第24-26页 |
3.5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3页 |
3.5.1 调查结果 | 第26-31页 |
3.5.2 结果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支架的类型 | 第33-37页 |
4.1 情境支架 | 第33-34页 |
4.2 图表支架 | 第34页 |
4.3 探究支架 | 第34-35页 |
4.4 直观支架 | 第35页 |
4.5 问题支架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支架的搭建原则和过程 | 第37-40页 |
5.1 搭建原则 | 第37-38页 |
5.2 搭建过程 | 第38-40页 |
5.2.1 分析重要概念的内容和特点 | 第38-39页 |
5.2.2 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概念形成过程等情况 | 第39页 |
5.2.3 确定学习支架类型 | 第39页 |
5.2.4 搭建学习支架 | 第39页 |
5.2.5 设计学习支架的呈现时机 | 第39-40页 |
第六章 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支架的搭建方式 | 第40-51页 |
6.1 情境支架的搭建 | 第40-41页 |
6.2 图表支架的搭建 | 第41-42页 |
6.3 探究支架的搭建 | 第42-43页 |
6.4 直观支架的搭建 | 第43-44页 |
6.5 问题支架的搭建 | 第44-45页 |
6.6 各类学习支架整合搭建案例 | 第45-51页 |
6.6.1“生物体的基本结构”概念建构 | 第46页 |
6.6.2 学习支架的整合搭建与运用过程 | 第46-51页 |
第七章 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支架的实践研究 | 第51-57页 |
7.1 研究目的 | 第51页 |
7.2 研究对象 | 第51-52页 |
7.3 研究时间和内容 | 第52页 |
7.3.1 研究时间 | 第52页 |
7.3.2 研究内容 | 第52页 |
7.4 研究条件及控制 | 第52-53页 |
7.5 教学片段及学习支架搭建、运用示例 | 第53-56页 |
7.5.1 教学片断 1:图表支架 | 第53页 |
7.5.2 教学片断 2:情境支架 | 第53-56页 |
7.6 研究结果 | 第56-57页 |
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8.1 研究结论 | 第57页 |
8.2 研究反思 | 第57页 |
8.3 研究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2-63页 |
附录 | 第63-73页 |
后记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