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城市治理理论视域下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对策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(二)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关于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重要性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关于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成效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.关于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所面临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4.关于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对策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关于对城市治理理论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(三)理论基础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城市管理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治理和城市治理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(四)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(五)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文献研究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个案研究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比较研究法第17-18页
一、苏州古城保护价值及发展的必要性第18-22页
    (一)苏州古城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 (二)苏州古城保护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独特的古城格局成就了苏州的城市地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丰厚的园林古迹展现了苏州的靓丽风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浓郁的民俗文化形成了恬静的苏式生活第20-21页
    (三)古城保护与发展融合推进的重要性第21-22页
二、苏州古城保护与发展面临的瓶颈和原因探析第22-31页
    (一)苏州在古城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规划引领,法律保障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试点探索,成片更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整体保护,优化提升第24页
    (二)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面临的瓶颈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原住民外迁带来文脉的流失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区域经济竞争力日益下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古城保护的压力日渐增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古城利用项目商业气息过浓第26-27页
    (三)城市治理理论视域下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政府功利主义政绩观带来公共利益受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治理主体能力不强带来公共服务的低效供给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古城规划实施不到位影响公共管理的效果第30-31页
三、城市治理理论下国内外古城保护和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第31-38页
    (一)城市治理理论下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新标准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发展需求尊重以人为本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整体保护体现原生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保护主体趋向多元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参与决策保障公平性第33页
    (二)国内古城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的特色做法及启示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以科学规划推动古城保护的可持续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以制度创新畅通公众参与的渠道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以补偿机制激发市场参与的热情第35页
    (三)西方发达国家在古城保护和发展方面的经验启示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依法推进古城保护和发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重视专家的监督作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需求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善于调动公众参与第37-38页
四、基于城市治理理论的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策略第38-50页
    (一)积极转变职能,发挥政府的核心主体作用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树立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制定高水平的古城发展规划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构造健全的法制保障体系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搭建合理的古城保护组织机构第42-43页
    (二)以效率为核心,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强化企业保护古城的责任感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拓宽市场参与古城保护的渠道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建立古城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引入城市经营的古城治理新理念第45-46页
    (三)鼓励公众参与,发挥社会的共同促进作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完善公众参与及沟通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充分发挥专家和媒体的作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积极培育城市非政府组织第48页
    (四)构建平衡机制,谋求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最佳效果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磷酸钙基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兼具抗炎及血管化微球型可塑性骨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HPMS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