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番茄废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24页 |
1.1 番茄废渣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1.1 番茄及其废渣营养价值 | 第12页 |
1.1.2 蔬菜常见加工处理方式 | 第12-14页 |
1.2 蛋白饲料的现状及来源种类 | 第14-17页 |
1.2.1 蛋白饲料现状 | 第14页 |
1.2.2 饲料工业存在问题 | 第14-16页 |
1.2.3 蛋白饲料原料来源 | 第16-17页 |
1.3 利用番茄废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| 第17-24页 |
1.3.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7-18页 |
1.3.2 菌体蛋白饲料优点 | 第18-19页 |
1.3.3 常用菌种 | 第19-20页 |
1.3.4 微生物(混菌)发酵机制 | 第20-21页 |
1.3.5 混菌发酵优势 | 第21-22页 |
1.3.6 发酵条件控制 | 第22-23页 |
1.3.7 菌体蛋白饲料安全性评价 | 第23-24页 |
2 引言 | 第24-26页 |
2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页 |
2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2.2.1 番茄废渣营养成分分析 | 第25页 |
2.2.2 菌种性状观测及实验可行性研究 | 第25页 |
2.2.3 分解番茄废渣优秀菌种筛选 | 第25页 |
2.2.4 高产蛋白质最佳菌种组合实验 | 第25页 |
2.2.5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 | 第25-26页 |
3、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2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3.1.1 原料 | 第26页 |
3.1.2 菌种 | 第26页 |
3.1.3 培养基 | 第26-27页 |
3.1.4 试剂 | 第27页 |
3.2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7页 |
3.3 试验方法 | 第27-32页 |
3.3.1 菌种活化方法 | 第27页 |
3.3.2 生长曲线测定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3.3 可行性实验研究 | 第28页 |
3.3.4 刺激圈实验方法 | 第28页 |
3.3.5 单菌种发酵实验 | 第28页 |
3.3.6 混菌种发酵实验 | 第28-29页 |
3.3.7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 | 第29页 |
3.3.8 基本指标分析测定方法 | 第29-31页 |
3.3.9 水分测定 | 第31-32页 |
4、结果与分析 | 第32-50页 |
4.1 微生物生长特性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1.1 生长曲线实验 | 第34-35页 |
4.1.2 可行性实验 | 第35-36页 |
4.1.3 刺激圈实验 | 第36页 |
4.2 单菌种发酵初筛 | 第36-41页 |
4.2.1 麸皮添加量确定 | 第36-38页 |
4.2.2 霉菌发酵时间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4.2.3 霉菌发酵能力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4.2.4 酵母菌发酵产蛋白能力的实验 | 第40-41页 |
4.3 混菌发酵菌种筛选 | 第41-43页 |
4.3.1 最佳霉菌配比筛选 | 第41-42页 |
4.3.2 最佳酵母菌添加配比 | 第42-43页 |
4.4 发酵条件优化 | 第43-47页 |
4.4.1 最佳装样量确定 | 第43页 |
4.4.2 霉菌及酵母菌接种量确定 | 第43-44页 |
4.4.3 最适宜水分及温度确定 | 第44-45页 |
4.4.4 最适发酵pH | 第45-46页 |
4.4.5 无机盐及无机氮源添加量确定 | 第46-47页 |
4.5 正交试验优化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6 验证实验 | 第49-50页 |
5、讨论 | 第50-54页 |
5.1 菌种及测定指标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5.2 接种时间的初步选择 | 第51-52页 |
5.3 最佳菌种组合 | 第52页 |
5.4 发酵条件研究 | 第52-54页 |
6 结论及创新点 | 第54-56页 |
6.1 菌种的选择 | 第54页 |
6.2 单菌种发酵实验 | 第54页 |
6.3 混菌种发酵实验 | 第54页 |
6.4 发酵条件优化 | 第54-55页 |
6.5 培养基的优化 | 第55页 |
6.6 创新点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-6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