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

基于感知成本的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概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低收入人群的界定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低收入人群出行特征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出行感知成本理论基础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现有理论总结第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0页
第2章 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数据库的构建第20-28页
    2.1 出行感知成本的内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出行成本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出行感知成本第20-21页
    2.2 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数据库的构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数据的筛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数据库第22-23页
    2.3 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数据采集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地点选择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抚顺市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问卷设计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数据汇总第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第28-46页
    3.1 低收入人群统计特征分析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个人家庭信息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居住-工作区位特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出行属性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交通服务属性统计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低收入人群成本敏感度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3.2 低收入人群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与个人属性的相关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与家庭属性的相关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与区位属性相关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与交通服务属性的相关性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与成本敏感度相关性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显著性因素总结第44-45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构建及标定第46-68页
    4.1 模型基础理论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随机效用理论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logistic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模型的检验第49-51页
    4.2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建立步骤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模型因变量的确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低收入人群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效用函数形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特性变量的选择第53-54页
    4.3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标定第54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初始模型标定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最终模型标定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模型检验第60-61页
    4.4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解释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个人属性变量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家庭属性变量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交通服务属性变量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成本敏感度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区位属性第64页
    4.5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效用函数及应用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效用函数表达式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的应用第65-6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5章 低收入人群出行引导及保障策略第68-82页
    5.1 低收入人群出行保障及引导的目标第68-69页
    5.2 城市公交服务改善策略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公交站点改善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公交票价优惠政策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公交IC卡推广第75页
    5.3 慢行交通改善策略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慢行单元划分及规划指引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非机动车系统规划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步行与公交换乘系统第79页
    5.4 非绿色交通的合理限制第79-8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成果第82-83页
    6.2 主要创新点第83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83-84页
致谢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88页
附表A 抚顺市通勤通学主体一日出行调查表第88-89页
附表B 抚顺市公交出行意向调查表第89-94页
作者简介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行扫描测量的运动目标压缩成像研究
下一篇:CCSDS图像压缩算法中位平面编码的VLSI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