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绪论 | 第9-22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| 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(三)现有研究不足 | 第17-18页 |
| 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(一)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| (二)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四、创新点与局限 | 第20-22页 |
| (一)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| (二)局限 | 第21-22页 |
|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30页 |
|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相关理论 | 第22-26页 |
| 一、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分类 | 第23-26页 |
|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相关理论 | 第26-29页 |
| 一、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内涵 | 第26页 |
| 二、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6-29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二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0-42页 |
|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| 第30-32页 |
| 一、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| 第30-31页 |
| 二、指标选择的原则 | 第31-32页 |
| 第二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| 第32-41页 |
| 一、盈利性指标 | 第33-34页 |
| 二、流动性指标 | 第34-35页 |
| 三、安全性指标 | 第35-37页 |
| 四、成长经营能力指标 | 第37-39页 |
| 五、内部管理结构指标 | 第39-41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三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| 第42-67页 |
|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样本数据来源 | 第42-43页 |
| 一、研究方法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| 二、样本数据来源 | 第43页 |
| 第二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因子分析 | 第43-56页 |
| 一、数据标准化处理和相关性检验 | 第43-48页 |
| 二、提取公因子并命名 | 第48-53页 |
| 三、计算因子得分 | 第53-56页 |
| 第三节 熵值赋权计算综合得分 | 第56-61页 |
| 一、熵值赋权法的原理和步骤 | 第56-57页 |
| 二、熵值赋权结果与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三、时间赋权法计算综合排名 | 第59-61页 |
| 第四节 基于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结果的分析 | 第61-63页 |
| 一、因子得分结果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二、综合得分结果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第五节 对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建议 | 第63-66页 |
| 一、关于提升盈利性绩效和成长经营能力的建议 | 第63-64页 |
| 二、关于提升流动性和安全性绩效的建议 | 第64-66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